埃博拉病毒是哪一年发生的

如题所述

埃博拉病毒于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

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死亡率在50%至90%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毒人际传播的途径

埃博拉患者的血液、粪便和呕吐物最具传染性。此外,在埃博拉患者的乳汁、尿液和精液中也存在病毒。晚期埃博拉患者的唾液也携带病毒。此外,即便埃博拉患者最终康复,病毒在其精液中还会存留至少70天。

埃博拉病毒通过粘膜组织进入人体,比如嘴和眼睛。伤口和破裂的皮肤也能成为病毒侵入点。此外,除直接接触患者体液外,也可能通过接触受到污染的衣物等物品而感染病毒。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埃博拉病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