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申请贫困救助

我是来自农村一个极其普通的家庭,年轻的时候,父亲为了哥哥和我的学业四处打工,得了尘肺病,2011年9月左右在医院洗肺,过了大概一年左右肺部感染,花掉了大量的积蓄,现在有常年吃药,走几步路就喘气,现在在家养病,今年8月份,母亲又得了青光眼,又花掉了几千块钱,有需要吃药,现在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挣钱,每个月也就2000多块钱,由于父母身体的原因,媳妇一直在家带孩子,而自己的哥哥还在上大学,为了不荒废哥哥的学业,家里的所有重担只能我一个人来扛,我感觉好累,真的有点扛不住了,我该怎么办,可以求助那些救助机构,谢谢各位的建议。
我已经工作,哥哥还在上学,我应该向什么部门求助,父亲是低保户,可是低保根本就不够啊,怎么办啊,孩子现在上幼儿园,还需要花钱,怎么办,现在父亲随时都可能住院,母亲的眼睛也不知道怎么样,每个月都得到医院复查,我的工资根本就不够,我原本想再找份工资高点的工作,可是父母都这样,我只能做这份工作,我不能辞职,我现在什么都不能做,我一旦辞职,家里的所有经济来源就断了,我是一个大专生,我为了提搞自己的技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想着只要有技术,总能找到好点的工作,,可是现实并不这样,一次一次的将我打倒,我不断地坚持在坚持,不知道什么时间是个头

申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应当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

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他人代为申请。市辖区域内户籍地和长期居住地不一致的,在长期居住地申请。申请人应当履行授权核查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手续。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劳动能力状况、经济状况以及赡养、抚养、扶养人情况等进行核实,并提出审核意见,同时将审核意见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公示期为7天。

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对公示有异议的应当重新组织调查核实提出审核意见,并重新公示。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意见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随机抽查核实,并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批准之日下月起给予救助供养待遇。批准名单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不予批准申请通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书面告知申请人。

扩展资料:

《特困人员认定办法》

第十条 申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应当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他人代为提出申请。

申请材料主要包括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劳动能力、生活来源、财产状况以及赡养、抚养、扶养情况的书面声明,承诺所提供信息真实、完整的承诺书,残疾人还应当提供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

申请人应当履行授权核查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手续。

第十一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居民的生活情况,发现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应当告知其救助供养政策,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等无法自主申请的,应当主动帮助其申请。

第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材料齐备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齐备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补齐所有规定材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城乡特困人员

百度百科――城乡特困人员认定办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5

会有专门的通道办理的。 

具体操作: 

1、据学校发的流程事项,自己仔细阅读。

2、整理资料,到相关部门签字盖章。

3、到学校以后,把所有相关手续交给相应的人,按照流程走,等待结果。

4、贫困人员可以去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特困人员认定工作,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扩展资料:

救助贫困生的目的是:

是想让他们享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因某些社会灾害而失去快乐成长的天然权利。如果要贫困生在被救助的同时,展示贫穷的伤疤。

贫困户:

指生活困难家庭,没有专门政策补助,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的家庭。

贫困:

指在经济或精神上的贫乏窘困,称之为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贫乏的现象,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综合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24

每个地方的申请流程不同,以深圳市为例:

1、特困人员申请救助供养,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本人有效身份证件;

(二)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说明;

(三)劳动能力、生活来源以及赡养、抚养、扶养情况说明;

(四)住建部门出具的政策性住房信息查询证明;

(五)残疾人应当提供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

(六)提供关于申请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声明。

2、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居民委员会或者他人代为提出申请。

3、街道办事处在收到申请后,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并在申请人所在社区公示3日后报区民政部门审批。

4、区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初审意见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批。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核发《特困人员供养证》,并由街道办事处在申请人所在社区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并书面说明理由。

5、区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日常管理,建立特困供养人员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一人一档案”。

扩展资料: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1、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具体认定办法由民政部负责制定。

2、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注意事项:

1、特困人员不再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及时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后,终止救助供养并予以公示。

2、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工作中发现特困人员不再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应当及时办理终止救助供养手续。

参考资料来源:深圳人民政府-——如何申请特困人员救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24

一般会有专门的绿色通道帮你办理的。 

具体操作: 

根据学校发的相关申请流程,仔细阅读; 

开好各种证明家庭条件的证件,父母的身份证及工作收入情况等;

报到时将证明文件以及录取通知书告知学院办理老师,跟着流程走就行。

扩展资料:

贫困,指在经济或精神上的贫乏窘困,称之为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贫乏的现象,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综合现象。

2017年最新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导语:落实扶贫责任.本单位按照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将干部职工编入结对帮扶贫困户,采取每人帮扶一至二户的办法开展扶贫帮困活动。

我们救助贫困生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让他们享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因某些社会灾害而失去快乐成长的天然权利。

如果要贫困生在被救助的同时,展示贫困的伤疤,或是以某种怪异的方式给他们贴上贫穷的标签,都很可能让救助的效果趋于淡化。贫困生们有忘却苦难、拒绝“忆苦思甜”的权利!

参考资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7-24

申请贫困救助需要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根据我国《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统筹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特困人员认定及救助供养工作。

贫困人员可以去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特困人员认定工作,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我国法律规定:特困人员一般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扩展资料:

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1、无劳动能力。


2、无生活来源。


3、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


4、第五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劳动能力。


5、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6、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肢体残疾人。

第六条 收入总和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生活来源。


前款所称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等各类收入,不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的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和高龄津贴等社会福利补贴。


第七条 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认定标准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制定,并报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同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特困人员认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