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在两个答案徘徊每次都选择错的那个,特别是历史 如何判断材料说明了什么 总是有两个很接近的怎么排

比如,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富宫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A.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B.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C.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D.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怎么判断

这道题选b
先解释一下,首先d排除,原因有二,其一,单一史料不足论断;其二,洪迈仅言唐人咏宫闱而未获罪,并未说热衷,d与文意不符。
然后排除a,因为这段话重点在言隐微而不获罪,不在诗歌之繁盛;再次何为繁盛,并非咏宫闱即为繁盛,而是诗人辈出,佳作频现,诗歌体例不断成熟。
最后排除c,可能这个选项是最模糊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诗人言宫闱而未获罪,因为“上之人亦不以为罪”,这点确实可以从一方面反映诗人受尊重,并有其原因。但是这段话重在表象,且从统治阶级不以言宫闱为为,不能就下论断说诗人受尊重,这仅为一端,非其全面;其次,“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作为原因,也未触及根本。
所以选b。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你对历史有着很全面准确的了解与判断,就不会产生疑惑。当然,做题有一定的技巧可循,对于这些模棱两可的选项,记住要选择根本的,揭露本质的,因为大多数题目不是仅想让你概括一下题目的内容,而是想让你发现一个历史表象所体现出来的内在根本,及一定的历史思想方法,这才是出题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9
凭直觉,我以前也是,(在数学上):刚开始选A,到了快收卷时,不知为何又觉得不对又改了。结果发现第一次写的答案有80%是对的。可能就是 多疑 吧!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呵呵)不是复制的,纯手打。追问

就是知道多疑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追答

就是写上了就不要再改了,和2楼说的一样

参考资料:哪有什么参考资料啊?

第2个回答  2012-05-29
凭直觉,第一感觉绝对有很高的正确率~
第3个回答  2012-05-29
你要明白他讲的是什么先,然后一一筛选,若还剩下两个,那就看哪个是片面,哪个是明确的。追问

那你认为补充的那道选那个呢 理由

追答

我觉得是A把,但是有些不明白,毕竟才初一。我刚刚告诉你的是我平时做历史选择题的方法

追问

.... 这个是高中的考题 我也选A 但答案是B 哭啊 4分就没了

追答

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