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以发现什么

如题所述

应无所住释义: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实相境界。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第十品“庄严净土分”:“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原文】“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色声香味触法”,泛指一切现象。“不住”,就是不被现象所迷惑。“生心”,就是生清净心,生平等心,生平常心。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就是禅宗六慧能说的 :“于相而离相,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于诸境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
“应无所住”,就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就是“于相离相”;“而生其心”,就是“不于境上生心”,就是“于法体上生清净心、平等心与平常心”。
扩展资料: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而生其心”,就是透过本质看现象。
在老子《道德经》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腹”,指的是本质;“目”指的是现象。“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的意思,就是“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佛法认为世界是心物一元的,用“减法”来分析:在不执著于任何表相,去除一切妄想杂念时,就会见到事物的本质真相。《金刚经》反复使用以下的同一类句型来说明这个道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9
随机应变,专注一心。阿弥陀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