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为什么要打美国珍珠港

如题所述

1、日本的小国决定了战略资源的短缺。特别是工业的血脉石油,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受技术限制,也一直没有从中国找到石油。偷袭珍珠港前夕,美国和英国相继对日本进行了战略资源的禁运,如果日本不能找到石油资源,一年后,日本的舰艇将只能停在港口中。

日本希望与美国谈判解决资源问题,但是美国不松口,直到偷袭珍珠港几小时前,日本的谈判组才从美国撤走。日本人希望通过战争摧毁美国海军的主力,从而让美国走上谈判桌。

2、由于美国全面对日本禁止出口石油,日本被逼上了生死攸关的独木桥。日本为了维护在中国所掠夺的权益,只有强行南进,但是一旦向南方侵略,就必然要与美国发生冲突。如果日本选择北进,那就意味着日本将失去在中国战场的利益。日本必须要在这两种之间选择一个。

3、日本会南下去攻打东南亚地区主要就是为了搜集资源,而这些地区很多都是是美国的殖民地,日本这一举动就已经损害到了美国的利益,而当时日本有很大比例的是有都是从美国购买的。

4、二战时期的日本,经常出现“以下克上”的情况,日本陆军和海军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偷袭珍珠港是日本海军对形势的错误研判。前期日本进行侵华战争和占领英属、法属的殖民地,美国都没有做出任何过激的行动。虽然美国口头上支持中国,但是并没有出兵中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16
珍珠港偷袭的背景

日本从1941年中开始向东南亚的发展引起了这个地区主要强国的不安,十年来这些国家对日本的发展的不满顶多局限于递交外交抗议书,但1941年7月美国、英国和荷兰殖民政府对日本宣布禁止向日本运输战略物资,尤其是钢和石油。这一步对日本的经济和军事都有威胁,其目的是迫使日本限制它在东南亚的活动,回到谈判桌边。罗斯福下令让舰队驻扎在珍珠港(由于它离日本比美国西海岸要近得多,因此它对日本是一个直接威胁)也是这个目的。罗斯福认为这个决定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当理查逊上将对这个决定提出抗议时,他将理查逊解雇。但美国和其它国家的反应似乎只是加强了日本军方的决定,占领和利用这个地区。日本的石油产量很小,而提炼的石油的储藏更少,因此禁运对日本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日本政府决定占据亚洲,尤其是东南亚的资源作为对禁运的回答。他们不能假设,假如他们开始行动了,美国会在一旁袖手旁观。这是山本五十六考虑事前消灭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   他袭击珍珠港的海军基地的主意是实现这个战略目的中的一个战术步骤。日本资料显示山本于1941年初开始考虑袭击珍珠港。数月后,在做了一些预先考察后,他被批准开始准备这个行动。日本海军内部有强烈的反对这样一个行动的力量。山本威胁,假如这个行动被中止的话,他将引退。1941年夏,在一次由天皇亲自出席的帝国会议上,这个行动正式被批准。11月,在另一次天皇亲自出席的帝国会议上,出兵太平洋的决定被批准。在11月的会议上还决定,只有在美国完全同意日本主要要求的的情况下才放弃这次行动。
第2个回答  2013-12-12
简单的说,原因有两个:一是赢得时间,二是提振士气。

所谓“赢得时间”,就是日本发动了对东南亚地区的侵略战争之后,作为日本军方高层,心里也很清楚:这一地区原本是属于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日本的强行“介入”,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矛盾必然升级。因此,日、美大战也就在所难免。日本偷袭珍珠港,就是要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对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军事实力最大程度上的削弱。只有这样,日、美之间的大战才可能尽量的延期爆发,日本也就能趁此时机,最大限度的积累自身的力量。

所谓“提振士气”,这主要是因为在此之前,日军在中国战场攻势的削弱,以及在对苏作战中的惨败,对日本国内、军内上下都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日军需要在进行战略调整(由之前以“北进”改为“南进”)之后,取得一场“显著”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胜利来提振军队的士气,重塑胜利的信心。所以它们才选择实施了偷袭美国珍珠港的行动。

再者,偷袭珍珠港的结果,直接导致了美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西南太平洋地区军力的削弱。而反过来对于日军来说,在这一地区的行动压力自然也就减轻了不少。这也是日本高层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第3个回答  2018-08-16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第4个回答  2018-08-16
婴宁《天荒地老留真情》:我带着微笑走入人生,万缕痴情化作一片笑声。人有虚假,我笑虚假;路有不平,我笑不平。但愿人间充满笑,天荒地老留真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