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背景,跨物种恋爱,《水形物语》凭什么是奥斯卡

如题所述

一场慰藉孤独的童话
文/梦里诗书
阴郁诡异的风格下,吉尔莫·德尔·托罗所执导的《水形物语》却是一场暖人心脾的成人童话,电影借用冷战的时代背景为引,一场跨越物种的奇幻畸恋,不仅尤为细腻的将孤独,这种难以捕捉的思绪用群像的手法跃然光影,于此同时在那暗黑基色中所渲染的浪漫,给人所带来的是触及灵魂的共振。
电影关乎人鱼之恋的故事其实并不新颖,但《水形物语》在伊始便令人感受到了其独到之处,电影并没有将自身的视野局限于爱情之中,开篇的冷战背景,第一时间所令人感受到的不是温馨的爱意,而是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无处不在的恐怖氛围,不管是压抑神秘的研究所,还是居高临下的强权将军,以及人鱼在研究所中所遭受惨无人道的虐待研究,这些都成为了电影去勾勒一个暗黑世界的奠基。
当然这部电影最为核心的内在不只是去反思冷战,透过导演的镜头,由女主艾丽莎,这个看似内向却渴望不同的清洁工哑女为原点,黑人、同性、间谍,这些冷战时期背景下的边缘人群,甚至于代表着当时美国中产阶级,看似有着幸福生活的反派,政府实验室负责人理查德,他们内心的孤独写照,成为了电影真正得以去诱发观众关乎于“孤独”这一情感的介质,由此在这个极为匮乏爱的故事中,那跨越物种的爱意才得以变的那么纯粹珍贵。
《水形物语》虽然用孤独反衬出了爱的美好,对人性做出了极具层次感的探寻,但其实电影另一面也暴露出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其忽视了对人鱼这个角色情感的塑造,在电影中导演一直致力于透过爱的纯粹和视觉冲击来打动观众,却几乎没有对人鱼自身的情感变化做出深度的描绘,这使电影对人鱼与女主间关乎爱的展开,更像是一种怜悯,只是在导演所设定的这个童话环境下,透过孤独被无限放大化的成为了爱情。
电影结尾处,人鱼与艾丽莎的爱恋,终在深海逾越了人世间的一切,为电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一场慰藉孤独的童话,虽有其微瑕,却温柔如水,浪漫至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