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什么原因引起的

如题所述

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型,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多见于成年女性。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和粘膜的自发性紫癜或出血。急性型在发病前1-3周内常有上呼吸道或病毒(如麻疹、风疹、水痘等)感染史,起病急骤,多有畏寒、发热、突然发生广泛的皮肤粘膜出血,表现为大量瘀点、瘀斑、甚至血肿;紫癜通常先出现于四肢:粘膜出血多见于鼻、口腔及舌面;。80%患者于6个月内自行恢复,少数患者转为慢性。慢性型发病缓慢,出血症状较轻,主要为反复发作的皮肤瘀点、鼻衄或月经过多。症状持续时间可达数月至数年,少数患者可以自行缓解。反复发作者常有脾脏轻度肿大。出血严重者常引起贫血。 本病的病因至今尚未明了。近年来研究发现与免疫因素、脾脏的作用、毛细血管因素及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皮肤,粘膜瘀点和瘀斑;血小板计数常低于5万/立方毫米,且有形态异常;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血块回缩不良,凝血时间正常,骨髓象中巨核细胞有质和量的变化。

治疗:
卷柏紫癜方 通过调理脏腑,使之功能恢复正常状态,免疫系统稳定平衡,显著提升机体组织耐受性,彻底阻断病源,标本兼治,彻底治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顽疾,并长效治愈防复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0
目前已让国内外大量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病患者重获新生,其中不乏体质处于极度衰弱的危急患者。
第2个回答  2012-06-19
急性型ITP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癌等。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明显增高,故认为是病毒抗原引起的。慢性ITP发病前常无前驱感染史,是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