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审判的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友情提醒
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每次阅读后,请给我的文章点一下“在看”。

这样,每次更新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作者:李永红

一如既往,地产富豪被控猥亵幼女案的审判再次引起自媒体的报道并引发舆论的关注。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原则,公众的知情权、媒体的报道权和舆论的监督权应该得到尊重。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任何权利都有其行使的规则和边界。

在媒体和司法之间,曾经存在着一个叫做“报刊审判”的现象。在网络时代,这一现象因为自媒体的普及而更加普遍。我们或许应该给它改一个名字,不妨称之为“媒体审判”。
媒体审判,热衷于蹭热点,人为设置议题,过度报道或引申评论,使司法和当事人等诉讼参与人受到舆论压力。
如果案件因涉及某种因素(如未成年人隐私)而没法全部公开案情,对于无根据的过度报道或随意的引申评论,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往往难以有效回应。
因此,在这类案件中,媒体审判更容易影响公众对司法裁判的接受度,也会对案件当事人、诉讼参与人造成二次伤害。
这种现象非但无助于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行使,反而会对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因此,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在要求“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同时,针对媒体报道和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首次明确提出“规范媒体对案件的报道,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
对媒体和司法关系的这种政治抉择,其根据正是过度报道和引申评论并不是在揭示真相,也不只是在质疑当事人及其律师等诉讼参与人,而是在表达对司法的不信任:
你说了不算,即使你拥有终局裁判权,我才是真理的化身,你们得相信我。
我一个同事说,他在读大学时,侦查学课程老师曾讲过:对于普通人来说,任何人不能保证一辈子不涉刑案,就算你不会故意犯罪,也难免过失犯罪,就算你谨言慎行没有任何罪过,也还有可能因被冤枉而身陷囹圄。
然而,在评论别人的案件时,一般人都会跟着舆情场上被人为预设的议题走,盲目跟风,缺乏反思性判断力,这主要不是智商问题,而是情商不高因而不会换位思考的表现。

当然,并非普通人会跟风,其实官员、司法人员及其他精英人士,与普通人一样,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我曾经为多件涉及党政司法领导干部的刑事案件辩护。他们跟普通的被告人一样,对证据采信、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等都会向我表达他们的辩解意见并提出他们的辩护请求,而这些意见和请求,他们在任时曾经不止一次拒绝过。

我曾经在看守所问过一名在押的刑事司法人员,你今天向我表达的意见、提出的请求,在你几十年的刑事司法经历中,是否听到很多?而又采纳过多少?有无做过无罪决定?
他回答,无数次听过,基本不采纳,极少做过无罪决定。


我这样问他,没有别的目的,只是希望跟他一起找到有效辩护的方法,而不能一味停留于自怨自艾或自说自话。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无论普通人还是专业人士,对于别人的案件往往会偏执地沿着他人预设的轨道往前滑行,因而失去独立思考的自觉和能力,一旦自己成为案件的当事人,成为那个曾经跟风指责的苦主,他们又会如常人一样一百八十度转向。

地产富豪被控猥亵幼女的案件,极易引发舆论关注,而律师的辩护和司法的决定,又是关注的焦点。关注本身没有对错,关键是要避免关注演化为影响司法公正和当事人权利的媒体审判。一旦司法权威无存,律师不能依法辩护,那司法公正就难以保证,而受伤的就可能是每一个社会成员。
点亮在看,天天好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4
舆论审判在学界并没有非常明晰的概念,可以界定为新媒体时代媒介审判的嬗变。
媒介审判:是指在没有法院的判断和意见时,媒介以感情代替,必要的是法律程序作出判断,即以媒介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6-28
审判管辖 名词解释 审判管辖,是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内部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分工。包括普通管辖和专门 管辖,普通管辖又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区
第3个回答  2022-06-30
审判管辖 名词解释 审判管辖,是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内部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分工。包括普通管辖和专门 管辖,普通管辖又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