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工作过程及其特点

如题所述

工作过程:
1. 输入采样阶段
  当PLC开始周期工作时,控制器首先以扫描方式顺序读入所有的输入端的信号状态(1或0),并逐一存入输入状态寄存器。输入状态寄存器的位数与输入端子的数目相对应,因而输入状态寄存器又可称为输入映象寄存器。值得指出的是,PLC对输入元件的要求特别简单。例如某一按钮具有一动合—动断触头,对于PLC只须接入一动合(或一动断)触头。控制器根据该触头的状态即可判断按钮是否动作,而这一触头的状态可在程序中重复使用。这就可大大减少输入信号线的根数,同时也可简化元件的结构,对于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很有好处。
  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程序执行阶段。在程序执行期间,即使输入状态变化,输入状态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改变,这些变化只能在下一工作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才被读入。
  2. 程序执行阶段
  PLC的用户程序决定了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具体关系。组成程序的每条指令都有顺序号,在PLC中称为步序号。指令按步序号依次存入存储单元。程序执行期间,在无跳转指令时,地址计数器顺序寻址,依次指向每个存储单元,控制器顺序执行这些指令。执行指令时先读入输入状态寄存器的状态,若程序中规定要读入某输出状态,也在此时从输出状态寄存器的某对应位读入,然后进行逻辑运算,运算结果存入输出状态寄存器。这就是说输出状态寄存器的内容,会伴随程序的执行而变化(由输出指令的执行结果所决定)。输出状态寄存器的位数与输出元件数目相对应,所以它又称为元件映象寄存器。
  3. 输出刷新阶段
  在所有的指令执行完毕后,输出状态寄存器中的状态(即输出继电器的状态)在输出刷新阶段转存到输出锁存器锁存,驱动输出线圈,形成PLC的实际输出。
工作特点:
PLC运行时,用户程序中有众多的操作需要去执行,但CPU不能同时去执行多个操作,只能按分时操作原理每一时刻执行一个操作。由于CPU的运算速度很高,使得外部出现的结果从宏观来看似乎是同时完成的。这种分时操作的过程称为CPU对程序的扫描。
  扫描从存储地址所存放的第一条用户程序开始,在无中断或跳转控制的情况下,按存储地址号递增的方向顺序逐条扫描用户程序,也就是按顺序逐条执行用户程序、直到程序结束。每扫描完一次程序就构成一个扫描周期,然后再从头开始扫描,并周而复始地重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0
以S7-200为例说明下PLC的工作过程。S7--200在扫描循环中完成它的任务的。
S7--200周而复始地执行一系列任务。任务循环执行一次称为一个扫描周期。描周期中,S7-200将执行部分或全部下列操作:
1、读取输入:S7-200将实际输入的状态复制到过程映像输入寄存器。
2、执行程序中的控制逻辑:S7-200执行程序指令,并在不同的存储区存储数值。
3、处理通讯请求:S7-200执行通讯所需的所有任务。
4、执行CPU自检诊断:S7-200可确保固件、程序存储器和所有扩展模块正确工作。
5、 写入输出:将存储在过程映像输出寄存器中的数值写入到实际输出。
用户程序的执行取决于S7-200是处于STOP模式还是RUN模式。在RUN模式中,执行程序;在
STOP模式中,不执行程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21
工作过程 先输入处理 程序处理 输出处理 (这三个过程为一个扫描周期)特点,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等
第3个回答  2012-06-19
扫描方式!扫描各输入输出端子的状态信息!在CPU中处理根据程序控制要求做出相对的输出和数据处理!特点是高寿命连续工作20000小时几呼不出故障!体积小,编程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在恶劣环境中几呼都能正常工作!在目前工业系统中还没有更好的控制器可以代替PLC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