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速度领跑世界的背后深刻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以中国速度领跑全球,中关村原创自主研发公司是怎样炼成的?聆听中关村先驱者的故事……

文/司马 魏月君

毋庸置疑,中关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40年来,中关村从京郊一个小村,成长为享誉全球、影响世界的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有超过2万家高科技企业在中关村蓬勃发展,其中高新企业1.3万家,上市公司320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618家,独角兽企业近70家,创造着数以万亿计的年产值。

截至目前,中关村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8万件,累计主导创制发布标准7858项,其中国际标准330项。仅2017年,中关村企业就有51项(通用项目)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36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到“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到全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示范区,紧跟技术革命浪潮,突破体制机制束缚,走出了一条敢为人先、永不言败的发展之路。

回首来路,2004年被称为中关村的“创造年”。那之前,是“92派”的一批又一批“下海”者。再之前,是中关村的第一代企业家们。

重提中关村,再说"92派",不是例行的纪念,更不是将一群人物标签化,脸谱化,尘封到历史里。是时候总结一下"92派"留给我们的经验,这有着深刻的现实指向:如火如荼的“双创”。而“下海”那拨人,是以个人的声誉和资产承担失败的后果,他们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在我们共享中关村辉煌成果的今日,认真倾读中关村老、中、青三代企业家及创业者们的创业故事,看他们如何用行动诠释“中关村精神”,梦想着用双手托起科技兴国的太阳,展示中关村先驱和斗士们的无上荣光。

背景:“下海”一词的诞生

早年的创业不叫“创业”,叫“下海”。新中国的第一波“下海潮”,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年代,主流的创业者以“个体户”为多,大多是城镇待业人员,被逼无奈自谋生计,算是被动创业者。

1984年,邓小平南巡深圳和珠海等地,在特区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全民大讨论中,用自己的“脚印”投了一票。是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也在酝酿出台。在这一背景下,“创业潮”以打破计划经济下的平均主义、解放思想、搞活商品经济为主,一路高歌猛进。

这一年,一拨“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集体开拓了中国公司元年。从那时候算起,中国共有七、八次创业大潮,每一次大潮都有一个从上而下的过程,离不开政府和政策的引导,更是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息息相关,早年的创业潮带有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烙印。在中关村创立了声名显赫一时的“两通两海”即信通、四通、京海、科海。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直接催生了中国知识经济学者和“下海”的高收入群体,彻底扭转了“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脑体倒挂”等现象的局面。政府对留学生“都可以回来”的表态,促使大批留学生回国创业,诞生了一个拥有海外教育背景的知识精英阶层即“海归派”。

1992年受南巡讲话的影响,在政府及国家企事业单位的低层干部中出现了一次“下海经商”热潮,后来他们管自己叫“92派”。香港《亚洲周刊》引用辽宁省委组织部的数据说,该省在1992年前后有3.5万名官员辞职“下海”,另有700名官员“停薪留职”去创办企业。据《中华工商时报》的统计,当年度全国至少有10万党政干部“下海经商”或“停薪留职”,加上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当年有40万人“下海经商”或“停薪留职”及彻底“辞职”,全国共计约50万人加入了“下海”队伍,推波助澜,闯入商海。

东升:“92派”发明者

陈东升是“92派”这个名词的发明者。当时,他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做宏观经济研究,同时兼任《管理世界》杂志的常务副总编。陈东升这样解释自己首先提出的“92派”企业家:“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活跃的青年群体中有一些人开始弃官下海经商,我把他们叫‘92派’。1992年国家体改委出台了《股份公司暂行条例》《有限责任公司暂行条例》,这是中国企业真正发生变革的转折点。”

陈东升怀揣这两个文件激动得睡不着觉,他认为有了这两个文件,中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1992年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年头,社会主流价值已经把经商放到了一个重要位置上,很多人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陈东升毫不犹豫地辞职“下海”,并创办了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拍卖公司。后来,陈东升又募资创办了泰康人寿保险公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4
“中国高铁是我国对外交往中的一张靓丽名片,复兴号是中国高铁的一颗璀璨明珠。”提及复兴号,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姚建伟倍感骄傲和自豪。

2017年6月26日,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9月实现时速350公里的全球高铁商业运营最高速度。自那时起,我国高铁拥有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组技术平台,跑出了世界最高时速。

■21万公里的数据积累

“我国在1990年将发展高速铁路摆上议事日程。”据姚建伟介绍,从2003年开始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科研团队与分属日本、法国、德国等的制造商开展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了CRH1、CRH2、CRH3、CRH5四种中国品牌的不同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CRH380系列。

为了测试列车的各种性能,姚建伟跟随CRH380列车在京沪高铁完成了大规模系统验证,累计运行21万公里。“这些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复兴号的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姚建伟说。

但是不同的技术平台研究出的车型差异较大,相互间不能互联互通。

“不能互联互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不掌握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技术。这就好像人没有自己的大脑一样,不能相互理解,更谈不上沟通合作。”当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赵红卫率领着一支由40多人组成、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年轻队伍,承担起这项艰难的任务。她带领团队成员突破国外层层技术封锁、攻破一个个技术壁垒,自主研发了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让中国所有标准动车组实现了互联互通。

“上学的时候,从廊坊到北京虽然只有74公里,却要花费1个多小时,现在乘坐复兴号只需要21分钟。”赵红卫欣喜地说,复兴号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极大地方便了百姓出行,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在车上一待就是七天

在不断刷新运营速度的同时,高铁列车对制动系统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制动系统相当于汽车的刹车,关系到旅客的生命安全。

“如果高铁有VIP的话,制动系统就是超级VIP。”被评为第二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感动铁科”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张洋向记者开玩笑说。

16年前,张洋踏入了铁路行业,一干就是十余年。

2014年9月4日,北京纵横机电自主研发的动车组制动系统第一次进行载客运行。按照安排,添乘人员必须每天3:30上车,4∶33随车出检修基地,等最后一班列车回到北京南站,进入检修基地,已经是次日凌晨。

“那会,我刚从研发团队进入调试岗位,因为曾经参与了这套系统的研发工作,对它抱有很深的感情。这次试用,我又承担着运行安全的责任,心里实际上也并不是特别踏实。”张洋说。

为了这份感情、这份不踏实,为了“出库无晚点,当日无故障”的职业信条,张洋放弃了每天3个小时的下车时间,在车辆回检修基地时,躺在动车拼接的座椅上睡3个小时。只带了检修工具和电脑的张洋,靠着从车上“捡”来的同事的外套,在车上一待就是7天,随着列车在北京南站到天津站之间往返穿梭,把车上的各种装置设备烂熟于心。

复兴号制动系统上线的3年间,张洋和他的小团队完成了8种不同动车组产品的调试及试验工作,随车21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2圈多。

“目前,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制动系统已能完全替代国外产品,技术指标和运营的可靠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这背后,是几代具有工匠精神的铁路人的不懈努力。”铁科院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康晶辉说。

截至2018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3.1万公里,其中高铁2.9万公里。“1919年,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提出在中国修建20万公里铁路的宏大目标。100年后,中国的铁路里程向着这个目标不断迈进,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中国铁道博物馆原副馆长金万智感慨地说。
第2个回答  2020-10-24
中国速度领跑世界的背后深刻原因是我们有强大的祖国和强大的中央政府做后盾,所以中国的速度必然领跑世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