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的经营理念是什么?

如题所述

海尔集团的经营理念是什么?及其他的发展?
我是海尔的

海尔理念

1、生存理念

永远战战兢兢 永远如履薄冰

2、用人理念

人人是人才 赛马不相马

你能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多大舞台

3、质量理念

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高标准 精细活 零缺陷

4、品牌理念

国门之内无名牌

如果在国内做得很好,不进入国际市场,那么优势也是暂时的。

资本是船 品牌是帆 企业是人 文化是魂

5、营销理念

先卖信誉 后卖产品

6、市场竞争理念

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

7、竞争理念

浮船法:只要比竞争对手高一筹,半筹也行;只要保持高于竞争对手的水平,就能掌握主动权。

8、市场理念

创造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没罚淡季的市场;只有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市场。

9、出口理念

先难后易

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创出名牌之后,再以高屋建筑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

10、资本运营理念

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11、海尔技术改造理念

先有市场 再建工厂

12、技术创新理念

创造新市场,创造新生活,市场的难题就是我们创造新的课题。

13、职能工作服务理念

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

你说的其他的发展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是说你在海尔的发展空间呢,还是海尔的发展方向呢?

个人在海尔的发展空间要看个人的强项,海尔会针对个人的专长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至于海尔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做世界家电品牌的第一
海尔的经营特色是什么?
海尔从一个亏损的集体所有制小厂发展威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集团公司,曾被外界誉为“中国企业界的长征”。集体经济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应深入了解海尔企业文化。今年6月天津市集体经济联合会组织85人代表团赴海尔学习考察学习海尔经营理念。大家感到,海尔是中国的骄傲,是集体经济的希望,海尔的经验太丰富了。联系实际学海尔,又感到中小企业一般没有能力到美国和欧洲建海尔,没有资金建工业园,没有人才搞高科技,没有实力搞现代物流……看来,中小企业和集体经济学海尔经营理念,更重要是学思想、学理念、学方法、学精神。海尔的昨天可能是我们今天奋斗的目标,海尔经营理念的今天可能是我们明天奋斗的目标。初学海尔经营理念,由浅入深,十个海尔经营理念介绍如下:

海尔经营理念一、海尔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有一个好的思路

1984年海尔产值348万元,年亏损147万,受命于危难之即的张瑞敏是第四任厂长,没有钱到处借,锭工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规章制度不健全,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有的职工甚至在车间里大小便……海尔从生产冰箱开始,实行名牌战略,狠抓质量,抓质量先抓管理,抓管理先抓人的管理,抓人的管理从转变理念入手。海尔形成了在经营、管理、技术、人才、服务等方面核心竞争能力,形成了超速增长的动力体系,创出了令世人嘱目的管理和发展模式。

张瑞敏说: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发展思路,如果海尔经营理念没有一个发展思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有所发展。企业没有一个好的思路,也就没有出路,企业就会走向衰败。我感到所有企业缺少的不是日常管理,缺少的是预见性和思路,即总经理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够抓住机会进行j经营理念的战略经营。

海尔经营理念二、海尔的质量意识

张瑞敏说:没有质量;就没有海尔的今天。如果当时不抓质量,海尔就不会存在到今天。抓质量管理就是搞好人的管理和“三全”管理,要从抓观念转变开始。

海尔经营理念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海尔产品不搞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和等外品,他们认为让有缺陷的产品出厂,这个产品不可能有竞争力,而且也是对用户不负责任。1985年海尔召集全厂职工含泪砸碎了76台不合格冰箱,这一重锤起到震撼效应,使所有海尔人认识到:只要是带缺陷的产品,就不能让他出厂,从而在员工中树立了质量意识。当时,海尔职工月收入仅500—600元,资金短缺,有的职工提出,是不是把这些冰箱送给关系户,但张瑞敏说,送给谁谁都会说海尔质量不行,把次品送给人家反而把关系搞坏了。于是,他们在销毁前,在每个冰箱上都把缺陷写出来,缺陷的责任写出来。以此保证每一道工序都不出二等品,出了二等品,岗位员工扣掉100元,使质量管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海尔经营理念三、海尔的品牌意识

张瑞敏说:一个没有名牌的企业,只能是为别人做产品加工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名牌就没有自己的企业,也就没有自己的市场,没有自己的市场的经济,不成为市场经济。

什么是名牌?海尔认为:名牌不是靠检测出来的,也不是靠 *** 部门评出来的,名牌只能产生在市场上,在企业范围内不应有名牌的概念。按国家规定,冰箱表面检测,在半米之内看不到划伤就算合格。海尔坚持贴近看,看不到划痕才算合格。

海尔经营理念:谁在市场上卖得快,卖得多,卖得贵,谁就是名牌。作为厂方,总是要想到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但还必须想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需求。满足双方的需要,才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作为企业,必须到市场上去看自己的产品是否是真正受欢迎的好产品。

海尔经营理念提出了“先卖信誉后卖产品”......
海尔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一、海尔企业文化的内涵

海尔文化是一种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16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四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保障,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同时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使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海尔文化不但得到国内专家的舆论的高度评价,还被美国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列入MBA案例库。

二、海尔精神与海尔作风

海尔精神:敬业报国 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迅速反应 马上行动

三、海尔理念

1、生存理念

永远战战兢兢 永远如履薄冰

2、用人理念

人人是人才 赛马不相马

你能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多大舞台

3、质量理念

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高标准 精细活 零缺陷

4、品牌理念

国门之内无名牌

如果在国内做得很好,不进入国际市场,那么优势也是暂时的。

资本是船 品牌是帆 企业是人 文化是魂

5、营销理念

先卖信誉 后卖产品

6、市场竞争理念

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

7、竞争理念

浮船法:只要比竞争对手高一筹,半筹也行;只要保持高于竞争对手的水平,就能掌握主动权。

8、市场理念

创造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市场。

9、出口理念

先难后易

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创出名牌之后,再以高屋建筑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

10、资本运营理念

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11、海尔技术改造理念

先有市场 再建工厂

12、技术创新理念

创造新市场,创造新生活,市场的难题就是我们创造新的课题。

13、职能工作服务理念

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

四、海尔对市场的三条原则

1、紧盯市场创美誉

2、绝不对市场说“不”

3、抱怨就是投诉

五、海尔的创新观念

1、资源论

不在于企业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利用了多少资源。

2、源头论

每个人都有一个市场,每个人都是一个市场。

3、整合力

市场的整合力就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

4、美誉度

海尔要的是市场美誉度

5、吃“休克鱼”

吃“休克鱼”是海尔兼并扩张举措上的一种形象比喻。

6、国内不稳 国外不热

企业在国内市场没有竞争力,就不可能真正地进入国际市场。如果只在国内市场做得很好,不进入国际市场,优势也是暂时的。

7、海尔国际化的“三个三”

(1)三个三分之一

国内生产国内销售三分之一

国内生产海外销售三分之一

海外生产海外销售三分之一

(2)三位一体

技术开展中心、生产基地、贸易公司实行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

(3)三融一创

融资、融智、融文化、创世界名牌。

六、海匀的形象用语

1、形象用语:真诚到永远

2、各类产品形象用语:

海尔冰箱 为您着想

海尔空调 永创新高

海尔冰柜 创造品位

海尔洗衣机 专为您设计

海尔电脑 为您创造

海尔彩电 风光无限

海尔热水器 安全为本

海尔电工 家务轻松

海尔国旅 诚信相聚

海尔软件 创新无限

海尔商用空调 承领时代新潮

七、海尔旗形象识别标志

......
海尔的品牌理念是什么?
品牌理念

国门之内无名牌

如果在国内市场做得很好,不进入国际市场,那么优势也是暂时的。

资本是船 品牌是帆 企业是人 文化是魂
海尔公司秉承了什么样子经营理念
“日日清”的控制系统。。oec的管理方法。。
经营理念是什么?
所谓经营理念,就是管理者追求企业绩效的根据,是顾客、竞争者以及职工价值观与正确经营行为的确认,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基本设想与科技优势、发展方向、共同信念和企业追求的经营目标。

经营理念即是系统的、根本的管理思想。管理活动都要有一个根本的原则,一切的管理都需围绕一个根本的核心思想进行。经营理念决定企业的经营方向,和使命与愿景一样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海尔的服务理念
先卖信誉后卖产品: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信誉是企业的根本,产品合格不是标准,用户满意才是目的。营销不是“卖”而是“买”,是通过销售产品的环节树立产品美誉度,“买”到用户忠诚的心。浮船法:只要比竞争对手高一筹,“半筹”也行,只要保持高于竞争对手的水平,就能掌握市场主动权。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海尔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应紧贴市场,最重要的是开发市场,创造新市场,从而引导消费来领先市场。市场不变的法则是永远在变:我们要根据永远在变的市场不断提高目标。创造未来:创造感动,就是对工作充满 *** ;就是不断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就是用“心”工作,对产品用心,对用户用心。海尔人一直在创造感动,正如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兰德公司专家所言:“在海尔国际化进程中,一定会以一个不断创造感动、极具凝聚力和创新变革的品牌形象,启动美好未来!”用户永远是对的:1995 年,海尔提出“星级服务”,宗旨是:用户永远是对的。即用户就是衣食父母,只要能够不断给用户提供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用户就会给企业带来最好的效益。市场的难题就是我们创新的课题:“创造市场”的内涵是并不局限于在现有的市场中争份额,而是以自己的优势另外创造新的市场。企业要善于重做“一块蛋糕”,通过创造新市场,引导消费来领先市场。紧盯市场创美誉:紧盯市场的变化,甚至要在市场变化之前发现用户的需求,用最快的速度满足甚至超出用户的需求,创造美誉。
海尔的企业文化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的特色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人的成熟,在于思想的成熟。企业家的成熟在于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理念体系。一切成功的企业家都是经营哲学家。著名经济学家艾丰为《张瑞敏如是说》一书写序,题目就是:《不用哲学看不清海尔》。艾丰用哲学恰到好处地评价了张瑞敏。张瑞敏是走上哈佛讲坛的第一位中国企业家,以海尔的卓著业绩和精辟经营理念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企业与成功的海尔文化。这一事件在中国企业管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它说明,中国企业只要创新,同样也可以在企业管理方面为世界做出贡献。海尔企业精神、工作作风诠释求变创新,是海尔始终不变的企业语言。更高目标,是海尔以一贯之的企业追求。 1、“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你能够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建多大舞台。当下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SBU。赛马机制具体而言,包含三条原则:一是公平竞争,任人唯贤;二是职适其能,人尽其才;三是合理流动,动态管理。在用工制度上,实行一套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机制。在干部制度上,海尔对中层干部分类考核,每一位干部的职位都不是固定的,届满轮换。海尔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要义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力,让每个人每天都能感到来自企业内部和市场的竞争压力,又能够将压力转换成竞争的动力,这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秘诀。2、授权与监督相结合海尔集团制定了三条规定:在位要受控,升迁靠竞争,届满要轮岗。“在位要受控”有两个含义:一是干部主观上要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有自律意识,二是集团要建立控制体系,控制工作方向、工作目标,避免犯方向性错误;再就是控制财务,避免违法违纪。“升迁靠竞争”是指有关职能部门应建立一个更为明确的竞争体系,让优秀的人才能够顺着这个体系上来,让每个人既感到有压力,又能够尽情施展才华,不至于埋没人才。“届满应轮岗”是指主要干部在一个部门的时间应有任期,届满之后轮换部门。这样做是防止干部长期在一个部门工作,思路僵化,缺乏创造力与活力,导致部门工作没有新局面。轮流制对于年轻的干部还可增加锻炼机会,成为多面手,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力资源。3、人材、人才、人财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对何为企业人才进行了分析,他提出企业里人才大致可由低到高分为如下三类:· 人材--这类人想干,也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但需要雕琢,企业要有投入,其本人也有要成材的愿望。· 人才--这类人能够迅速融入工作、能够立刻上手。· 人财--这类人通过其努力能为企业带来巨大财富。对海尔来说,好用的人就是“人才”。“人才”的雏形,应该是“人材”。这是“人才”的毛坯,是“原材料”,需要企业花费时间去雕琢。但在如今堪称“生死时速”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没有这个时间。“人才”的发展是“人财”。“人才”是好用的,但是好用的人不等于就能为企业带来财富;作为最起码的素质,“人才”认同企业文化,但有了企业文化不一定立刻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光有企业文化还不行,还要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