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灭亡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

如题所述

1、西周(前1046—前771),灭亡时间公元前771,标志性事件:平王东迁。

前781年,周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三年(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

幽王,宠爱褒姒,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一作伯盘)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

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杀幽王于骊山之下,犬戎乘机掠走大量财宝。西周就此灭亡。宜臼靠诸侯的帮助,登上王位,是为平王,前771年,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从此,西周覆亡。 

2、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灭亡时间公元前256,标志性事件:秦收九鼎。

公元前256年,秦军攻取韩国的阳城、负黍,西周国惧怕之下背叛秦国,与东方各诸侯相联合,率领天下的精锐部队出伊阙塞去攻打秦国,使得秦国与阳城之间无法相通。

秦昭襄王因此大怒,派大将军摎攻打西周。西周君跑到秦国,叩头认罪,把全部三十六邑、三万人口都献给秦昭襄王。秦国接受西周君所献的人口、土地,便放其回到西周。

同年,周赧王郁愤而终,国权已为西周公与东周公把持,西周公据洛阳,东周公据巩邑。其后不久,西周文公姬咎逝世,西周一地的民众就纷纷向东方逃亡。

秦国于是轻易地收取九鼎和其他珍宝,并且未立新王,东周灭亡,同时宣告着历时八百年的周王朝走向终结。

扩展资料:

西周灭亡罪魁祸首——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妃一笑,不顾众臣反对,竟数次无故点燃边关告急用的烽火台,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而烽燧原本只能在有外敌入侵的时候才能点燃的。

各诸侯国看到烽火,以为外敌入侵了,纷纷率兵感到西周首都镐京增援,赶到后去发现并没有外敌入侵。褒姒看到他们的样子,就笑了。如此反复多次后,各诸侯国不再相信幽王,点燃烽燧后赶来的诸侯也逐渐变少了。

幽王此前已经娶了申侯之女为王后(申后),并立申后生的儿子宜臼为太子。后来,褒姒为幽王生了儿子伯盘(又作伯般、伯服),幽王宠爱褒姒,想立褒姒为王后,立伯盘为太子,并废黜了申后和原太子宜臼。

此举惹怒了申后的父亲申侯,申侯联合缯国和西夷犬戎一起攻打幽王,幽王再次点燃烽燧,但诸侯都不再相信幽王,不派兵增援,最后,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也因此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21
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死于骊山之下,西周王朝灭亡!东周亡于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派兵攻打东周,赧王听西周公之言,以西周三十六城、三万户降秦),秦王将周赧王贬爵为君,西周公为家臣,封于梁城(今陕西省韩城县南)。赧王至梁城一月而死,国除,置九鼎于咸阳(途中一鼎落于泗水)。自次年起(昭襄王52年,前255年)史家以秦王纪年,然东周尚存,周朝尚未彻底灭亡。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东周君欲趁秦连丧昭襄、孝文二王合纵伐秦,秦庄襄王以吕不韦为大将,起兵十万,执东周君而归,尽收巩城等七邑。周朝至此彻底灭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07
中国最早的确切几年是公元前841年,周朝灭亡按现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公布是公元前一千多年,没有确切的数字,只是推算的,平王东迁后东周的周厉王时亡国!
第3个回答  2013-10-15
秦是在前207年灭亡的,事件是项羽率军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
第4个回答  2012-06-07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