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中怎么布置排水管

如题所述

墙身排水主要是为了排除墙后积水,通常在墙身的适当高度处布置一排或数排泄水孔。

泄水孔的尺寸可视泄水量的大小分别采用0.05m×0.1m、0.1m×0.1m、0.15m×0.2m的方孔或直径为0.05m~0.1m的圆孔。

孔眼间距一般为2~3m,干旱地区可予增大,多雨地区则可减小。浸水挡土墙则为1.0~1.5m,孔眼应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最下一排泄水孔的出水口应高出地面0.3m;如为路堑挡土墙,应高出边沟水位0.3m;浸水挡土墙则应高出常水位0.3m。

路肩墙或路堤墙设置在高填土路堤或陡坡路堤的下方,可以防止路基边坡或基地滑动,确保路基稳定,同时可收缩填土坡脚,减少填土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以及保护临近线路的既有建筑物。

滨河及水库路堤,在傍水一侧设置挡土墙,可防止水流对路基的冲刷和侵蚀,也是减少压缩河床或少占库容的有效措施。

扩展资料:

当基础埋深低于室内地坪较深时(>2m时),可考虑室内填土的有利作用,此时,应要求回填时先回填室内后回填室外(此项作用不大)。

地下室外墙为控制收缩及温度裂缝,水平筋间距不应大于150,配筋率宜取0.4%~0.5%(内外两侧均计入),有扶壁柱处应另增设直径8mm短钢筋,长度为柱宽加两侧各800mm,间距150mm(在原有水平分布筋之间加此短筋)。

当分层填土碾压至某一高程面后,平整作业面,然后按设计图要求实地确定圆心位置,并按加筋环半径精确画圆。

冲切钢铲(形状类似挖土铁锹,但没有弯曲状)沿圆弧逐段冲切环沟环沟深度略深于加筋环高度,沟宽略宽于加筋环厚度,以正好能放下加筋环即可。冲切动能可由人工捶击或机械冲压,加筋环置入环沟后沿沟两侧夯压密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挡土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排水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