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的历史发展·怎么样·

如题所述

『角膜塑形镜 』 角膜塑形镜的发展历史

角膜塑形镜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角膜塑形镜、中期角膜塑形镜和现代角膜塑形镜。
1)早期角膜塑形镜
早期角膜塑形镜,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 George jessen首次尝试,又称第一代设计。但未能得到临床推广,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①使用PMMA材料,不透气,配戴时间不能很长,只能在白天短时间配戴,因此近视降低的效果持续时间短暂 。
②镜片设计与常规硬质接触镜片相同,患者需要在白天配戴一系列渐变平坦的普通硬质接触镜片后才能在摘下镜片后获得一定程度的裸眼视力改善。这些早期的塑形镜片组在配戴3-10个月后能减去最多1.50D的近视,且效果难以预测。这种镜片尽管可以附着在角膜上,但居中性差,易上下偏位,引发散光。
第一代角膜塑形配戴后由于上偏引发顺规散光的角膜地形图

2)中期的角膜塑形镜
Stoyan等人发明了第二代塑形镜,它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反转几何”,三区设计,镜片的基弧较中央角膜平坦1.5-4.0D,但第二弧却较陡,这种镜片较第一代设计居中性有很大改善,也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
① 第二代塑形镜设计中反转弧很宽,边翘量大,引发镜片无规则移动,维持镜片良好的定位和居中性仍然较困难。
② 这种设计通常也需要多副才能达到最终矫治效果。更换镜片光度相应地调整以保证患者在白天配戴时有良好的戴镜视力。
③ 这种利用4-5副镜逐步降低近视度数的方法是为了控制好中心定位。治疗期最终减少2.00-3.00D近视度数。
第二代角膜塑形镜(三区设计)示意图

3)现代角膜塑形镜
现代角膜塑形镜采用四区七弧反转几何设计,四区分别为:基弧区,又称中央光学区或治疗区;反转弧区;定位弧区,又称配适弧区;和周边弧区。
现代角膜塑形镜示意图:

基弧区的曲率较角膜中央曲率平坦,差值一般为希望降低的度数与过矫度数之和。目前,SFDA和FDA批准的最大降幅为6.00D。
反转弧较基弧陡。两弧曲率之间差异从3.00D直至15.00D,与度数降幅相关,也与中央区和定位弧区的角膜曲率有关。该区分两弧以改善其与基弧和定位弧的连接。
定位弧的设计原则是使镜片在该区域与角膜呈平行状态。此区也分成多弧段,以改善镜片定位弧区与角膜的吻合性。
周弧较定位弧平,在镜片的外沿生成一边翘,便于泪液交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