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如何智能转型升级

如题所述

智能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客观趋势,世界上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正在大力推广和应用。
发展智能制造既符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重塑我国制造业新优势,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智能制造不仅仅是单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而是新模式的转变。高效灵活的生产模式、产业链有效协作与整合、新型生产服务型制造、协同开发和云制造,这些都是其很明显的优势。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先行先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不错成效。
制造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一直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工费用的增长,传统制造业依靠人力发展的道路已经越走越窄。与此同时,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正为传统的装备制造以及物流等相关行业的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产业变革。
智能化是集信息技术、系统控制技术、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软件技术和专家系统等为一体,实现扩展或替代脑力劳动为目的的高层次的控制技术,是实现数字化工厂的重要技术基础。我国制造业在新时期新形式下的发展必伴随智能化、自动化。智能装备典型代表是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们能代替人做某些单调、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或是危险、恶劣环境下的作业。其次,在重复动作中可以保持较高精度,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第三,机器人可以连续工作,投资回收期较短。最后,机器人的使用成本较低,且便于控制,可以削减昂贵的人工费用,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智能装备正支撑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市场对机器人的强劲需求始终保持较高增速,相关数据显示,到2015 年,中国机器人市场有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需求总量将达36000 台,占全球比重18%。今后三年我国机器人销量将累计增长11.8 万台套。以每台30 万元计算,我国机器人单体市场平均每年100-150 亿元。
《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2013-2017)》中提到:传统制造企业利润不断被压缩,人口红利的消失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加强设备自动化改造,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减小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已经成为制造业的普遍共识。智能装备正在快速有效的拉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3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智能制造”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制造业依据其内在发展逻辑,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整合逐步形成的,是先进制造发展的形态。在《中国制造2025》中,“智能制造”是个重要的关键词。“智能制造2025”明确了智能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管方向,运用智能制造增益中国经济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是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新趋势。
机床“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一提出来就获得了制造业内众多专业人士的广泛响应,逐渐成为制造业发展方向的共识。机床行业可以说是制造业的基础,所以“智能制造”也包括智能机床。

智能机床是对制造过程能够做出判断和决定的机床。智能机床了解到制造的整个过程后,能够监控,诊断和修正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偏差。并且能为生产的最优化提供方案,使人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解决机床以外的复杂问题,能进一步发展智能机床和智能系统。此外,还能计算出所使用的切削刀具,主轴,轴承和导轨的剩余寿命,让使用者清楚其剩余使用时间和替换时间。

数控系统的开发创新,对于机床智能化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数控机床,作为目前工业设备加工制造上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正在不断向智能化迈进。数控机床开创了集成精密制造技术及相关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并兼容网络技术的先河,启动了人类智能型生产工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26
不知道你是制造企业或是行业协会、政府组织,就从俩个方面都回答一下。
《IBM黄金十年制造企业转型调查报告》指出,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础:一是企业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有能够转型的“本钱”和一定的投融资能力。二是企业对客户的需求和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要进行深入研究,做到知己知彼。三是企业要建立支撑转型升级的资源,包括产品研发能力、支撑转型升级的产品、营销渠道资源整合能力以及足够的研发、管理和营销人才等。四是企业要拥有足够支撑快速转型的信息化平台。
智能升级一站式服务平台——镑镑天工的行业研究员认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需完成六个转变:从狭义外向型向全面开放型转变、从加工制造型向创新创造型转变、从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本智力密集型转变、从跟随引进型向自主引领型转变、从简单规模扩张型向综合效益提升型转变、从粗放消耗型向集约环保型转变。未来,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补三堂课:一是严格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二是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三是完善的企业信用体系。并按照市场化方式,一方面大力发展中高端先进制造业,一方面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提升品质和质量,最终形成制造业门类非常齐全、有所侧重的制造业体系。
第3个回答  2023-08-17
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背景下,智能制造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以其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特点,为制造业带来了全新的生产方式和提升效率的可能性。如何迅速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为制造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为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提升提供了指导。该模型明确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的关键方面,包括人员、技术、资源和制造等能力要素。在人员方面,组织战略和人员技能的培养是关键;技术方面,涉及到数据、集成和信息安全等能力域;资源方面,需要关注装备和网络的建设;而制造方面则涉及到设计、生产、物流、销售和服务等多个能力子域。
企业要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能力,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通过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企业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进而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培养具备信息化和工业化背景的高素质人才,能够适应智能制造的发展需求,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智能制造的发展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通过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企业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抓住智能制造带来的机遇,推动企业实现全面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华企工业大脑基于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痛点和市场需求,解决各大中小企业面临数字智能化转型升级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人力成本高、设备不到位等问题。华企工业大脑——智能机,旨在让万千中小企业顺利智能化转型成功,让全国的中小企业能快速轻松的进入工业智能化新时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