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第一的答案说了很多,可惜文不对题。食用油的使用在我所认知的范围内,在中国料理当中,是可以减少使用的。不管哪个地区的烹饪、料理,无非是煎炒烹炸煮炖,楼上说韩国料理不需要食用油的,腌泡菜当然不用了,但是石锅拌饭是需要油的。中国人做菜,煎炒烹炸当然是免不了用油,楼下说过了,不用油就糊了。详细一点说,食用油是炒锅里剧烈反应的溶剂,没有溶剂,反应不仅不能进行,反应物(食材)还要因为承受过高的温度被烤糊——就是说油可以给食材提供更均匀和温和的相对高温的环境。相比它的替代品,水和料酒,它的沸点更高,更不容易挥发:首先沸点高意味着更高的温度,往油里打一个鸡蛋出来的是煎鸡蛋,往热水里打个鸡蛋出来的是煮荷包蛋;不容易挥发让油可以更长时间的提供很高的温度——中式料理中的“大火收汁”这样的过程,就是把水蒸发掉了。但是为什么还要说油并不是必要的呢?前面说了煎炒烹炸,还有煮和炖这样,完全以水做溶剂的烹饪方式呢,。其实煮跟炖的含义差不多,炖的时间要长一点。煮鸡蛋,水煮鱼(这个要用油),炖鸡汤,炖牛肉,等等。炖往往能让食材中的营养融入到汤里,同时随着高压锅的普及,喜欢炖汤的家庭也越来越多。综上,如果某人某天要自己下一碗面条再打个鸡蛋,或者给自己煲一碗鸡汤,那他或她就可以暂时告别食用油了。所以,食用油在中式烹饪中,并不是必须的。
不可或缺。1、第一条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必需脂肪酸的补充,主要就是亚麻酸、亚油酸及其衍生物,包括我们常说的DHA之类的物质都包括在内。除了食用油,我们也可以从很多食物中去获取这些物质,如坚果、鱼油等,但食用油仍然是最方便的途径,例如烹饪时使用核桃油总比砸核桃要省事;2、第二条不可或缺的因素是高能量物质的补充与储存。人体主要依赖油脂与碳水化合物来储能,油脂的能量密度比碳水化合物的两倍还高,代谢速度也更慢,尽管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每天饿了想吃就吃,不需要那么多脂肪来储备能量,但也不是一点都不需要。当然,用于储能的脂肪也可以由葡萄糖转化而来,并且这部分还可以从很多食物中获取,不过同样,食用油还是最容易的途径;3、第三条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因为油脂是身体机能所必需的物质,人体不可能是一个纯粹水性的环境,有些部位如皮肤,必须是油性的环境,否则游泳这项运动就非常危险了,油脂在身体中便可以起到这方面的作用,在烹饪过程中,油脂也会提高一些物质的吸收效率,最典型的案例是维生素E,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4、第四条不可或缺的因素是风味,看上去最不重要,但这却是食用油最难被别的物质替代的理由。烹饪过程中的油脂可以起到很多作用,例如油脂本身的脂香味,炝锅时萃取的一些脂溶性香味物质,润滑作用,乳化作用等等,此外,食用油可以让人们在烧烤以外多一种高温烹饪的手段,最简单的例子,煎鸡蛋是一个味道,炒鸡蛋又是一种味道,并且都不是煮或是蒸可以实现的。所以说,食用油不可或缺。题中强调了植物性食用油,其实如果是追求烹饪的快感,动物性食用油的风味更佳,但是现代的研究认为动物油食用油中胆固醇含量偏高,不利于健康;当然如果平时并不怎么食用内脏、鸡蛋这些高胆固醇食材,动物性食用油中胆固醇含量也不是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