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事例?

如题所述

明朝的建文帝。建文帝说接手的大明朝是一个十分强盛的国家,他手里有最强盛的兵力,有最贤明的大臣。爷爷朱元璋给他计划好了上位后的一切事情。但是,就算如此,明对叔叔朱棣的造反,建文帝却屡屡退让,一忍再忍,把一边倒的优势现实变成劣势,再变成颓势。最后被夺权,赶出南京城,下落不明。将朱元璋的安排全部打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2
东汉末年的袁绍虽然才能一般,但是他却是东汉末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诸侯,在全国范围内有着绝对的统治力。他一生中错过的建功立业的机会简直数不胜数,是一个完美的失败者,一点点可取之处都没有。在酸枣会盟的时候,袁绍如果能够扛起领袖的大旗,打走董卓,那么历史很可能会被改写。还有在曹操迎汉献帝进入许昌之前,袁绍的谋士就给他出过主意,让他把汉献帝迎到他的领地。但是袁绍却认为一个废帝,没有多大用途,于是就将汉献帝拱手让给曹操。如果他能虚心接受某事的意见,那么挟天子令诸侯,就没操操什么事了。
第2个回答  2019-04-22
隋炀帝杨广。隋炀帝杨广是一位功过参半的皇帝,关于他的争议就像秦始皇一样多。有人说他的才华堪比秦始皇嬴政,也有人说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不管有着怎样的争议,事实是,在隋炀帝手中,强盛的隋朝就如昙花一现,很快在历史的长河中陨落。他在位期间,确实做了很多大事,但是不得不说,他作为一个皇帝,太过着急了,想在各个领域中都有所建树,结果闹的个劳民伤财的结果。
第3个回答  2019-04-22
宋辽虽然有不少的矛盾,但自宋真宗和辽圣宗的“檀渊之盟”后,双方约为“兄弟之邦”,停战以达一百多年,宋真宗驾崩的时候,辽国是“举国哀悼”。两国之间是没有那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或者不共戴天的仇恨存在的。也就是因为宋徽宗的局势了解失误,不但不能夺回幽云十六州,更是暴露了宋军战力低下的致命弱点。辽国被灭之时,就是金军南下之日。公元1127年,金军攻克宋朝首都汴梁,“二帝北狩”,繁华的汴梁城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变成了一座“死城”。这些灾难,宋徽宗赵佶、蔡京、童贯等都要负主要责任。
第4个回答  2019-04-22
项羽除了出身的天时地利外,还有更多好牌,项羽兵强马壮,原本大有机会,可惜他一二再而三的作,气走范增,放过韩信,鸿门宴莫名其妙放了刘邦,残暴坑杀士兵,建都徐州,最终刘邦在众多谋士鼎力相助下,越来越强大,开启反攻,逼得项羽失去江山,自刎乌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