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八矿山西组二<sub>1</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如题所述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鹤壁八矿瓦斯地质简介

一、矿井概况

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八矿位于鹤壁市山城区以南1.5km处的鹿楼乡,八矿铁路向北可直达汤鹤线,汤鹤线在汤阴与京广线接轨,铁路运输方便,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井田南北走向长为5.25km,东西倾向宽1.5~1.9km,面积7.9km2

八矿于1958年建井,1960年投产,1970~1974年扩建为60×104t/a的中型矿井,2004年实际生产83.9×104t。矿井为立斜井混合开拓。井田划分三个水平,目前正在回采二水平(标高-400m)。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两翼对角混合式通风,矿井平均总进风量9276m3/min,总回风量为9475m3/min。

矿井自1993年3月26日第一次突出发生至今,全矿有资料记载的各类突出共发生10次,其中北翼地区7次,南翼地区3次,始突标高-340m,埋深494m。2002年6月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995~2002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情况如下表。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井田含煤地层包括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统上石盒子组,其中山西组二煤组和太原一煤组为主要含煤地层。位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的下部的山西组二1煤层,层位稳定,平均厚度7.48m,为主要可采煤层。

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八矿位于鹤壁矿区的南部,总体构造形态为地层走向近SN,倾向东的单斜构造,倾角一般20°~36°。沿走向发育了轴向NE—NEE宽缓的向斜、背斜褶曲构造,NE及NEE向断裂发育。从北向南有张庄向斜、鹿楼背斜、桐家庄向斜、南窑背斜、扒厂向斜和柴厂背斜,呈雁状分布于井田内。-400m以浅,断层有89条,其中落差≥20m的断层有8条,落差10~20m的断层有9条,落差<10m的断层有72条。此外,在-400~-800m 范围内,发现断层25条。

井田内断层分布不均,呈带状分布。浅部小断层发育,全矿井有大小断层89条(-400m 以浅),一水平出现的就有78条;落差大于20m的大、中型断层有8条,其中6条分布在南翼(以中央进风为界);除了一水平北翼四采区之外,井田内其他断层几乎都等距离分布在4个断层带上,从南到北依次为:13F6-13F1断层带;F50-11F6断层带;11F4-22F2断层带;12F12断层带。

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井田内瓦斯主要受断层和褶曲的控制。由于断层分布的不均衡性,特别是大中型断层,导致了瓦斯分布的不均衡性。以桐家庄向斜为界,南部大中型断层发育区,呈带状分布,并且全部为正断层,以及有其控制的次一级断层,构成了交叉状的瓦斯输导通道,为瓦斯逸散创造了条件,这使得南部煤层瓦斯含量较北部低,煤层瓦斯涌出量南翼小北翼大。八矿北翼构造以褶曲为主,使得该区域主要受鹿楼背斜、桐家庄向斜和张庄向斜控制,褶曲轴部瓦斯涌出量大,尽管背斜部位裂隙发育,但由于煤层的直接顶板泥岩和砂质泥岩较厚,为瓦斯聚积起到了良好的封闭作用。开采时背斜瓦斯涌出量大,特别是鹿楼背斜,受到挤压作用,形成高能瓦斯的富集区,瓦斯突出危险性大。

从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煤层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变大,浅部煤层瓦斯涌出量小,深部逐渐加大。

四、瓦斯涌出特征

根据构造的控制作用和瓦斯分区、分带的规律,将井田以桐家庄向斜轴为界向南、向北划分为南、北两个瓦斯地质单元(注:北瓦斯地质单元为瓦斯地质单元Ⅰ,南瓦斯地质单元为瓦斯地质单元Ⅱ,以下同)。在同一瓦斯地质单元内,在现有开采条件和开采强度下,瓦斯涌出量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局部受构造、顶底板岩性等的影响,具有变大或变小的现象。

1.瓦斯地质单元Ⅰ

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Q 随埋深H(煤层底板标高表示)的增加而按式4-1变化的整体特征,煤层底板标高-120m 以浅,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5m3/min;-120~-275m,绝对瓦斯涌出量在5~10m3/min;-275~-430m,绝对瓦斯涌出量10~15m3/min;-430m以深,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5m3/min。

Q=-0.0323H+1.073          (4-1)

2.瓦斯地质单元Ⅱ

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Q 随埋深H(煤层底板标高表示)的增加而按式4-2变化的整体特征,煤层底板标高-205m 以浅,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5m3/min;-205~-370m,绝对瓦斯涌出量在5~10m3/min;-370~-540m,绝对瓦斯涌出量10~15m3/min;-540m以深,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5m3/min。

Q=-0.0298H-1.094          (4-2)

五、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划分

全矿有资料记载的各类突出共发生10次,其中瓦斯地质单元Ⅰ突出7次,最浅标高-260m,瓦斯地质单元II突出3次,最浅标高-386m。

由瓦斯涌出统计资料以及煤与瓦斯突出资料表明,瓦斯地质单元I较瓦斯地质单元Ⅱ的瓦斯涌出量高,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大。瓦斯地质单元Ⅱ中的2次突出均发生在离地表560m的位置,说明此瓦斯地质单元深部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瓦斯地质单元I中的7次突出,其中6次发生在鹿楼背斜部位,因此鹿楼背斜部位,特别是与张庄向斜、桐家庄向斜毗邻部位容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综合分析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和煤与瓦斯突出情况确定:瓦斯地质单元Ⅰ,-260m 以深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瓦斯地质单元Ⅱ,-360m 以深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