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道隋亡为此河,中的“河”是指哪一条河关于历史

如题所述

“尽道隋亡为此河”中的“河”是指:通济渠——是大运河主干中的一段。

1、“尽道隋亡为此河”出自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二首》,汴河,亦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经黄河入汴水,通济渠,始建于隋朝,为区分“古汴渠(汳水)”,隋朝之后又称其为“汴河”,是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

2、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从公元605年开始挖掘,以不到六年便完成了,全长两千多公里。而通济渠,更是连接黄河文明与淮河文明的一段大动脉。当时,通济渠两岸的城镇商业繁荣、店铺林立。当时的宋州,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大都市,至北宋时,因其繁荣与兴盛而被建为南京。

3、隋炀帝开大运河的动机,不外乎满足一己的淫乐,大量耗费民脂民膏,成为他最著的暴行,隋炀帝为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生活,在各地大修宫殿苑囿、离宫别馆。炀帝游江都时,率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一、二十万人,船队长达二百余里,所经州县,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挥霍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

4、唐诗中有不少作品都指称隋亡于修建大运河,大运河固然有利于后世,但隋炀帝的暴行还是暴行,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高达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杂船无数。船只相衔长达三百余里,仅挽大船的人几近万数,均著彩服,水陆照耀,其奢侈糜费实为史所罕闻。

扩展资料:

《汴河怀古二首》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组诗作品,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所杀的历史事实以及对唐王朝的警示,皮日休对隋炀帝的批斥是十分明显的,在诗中批判隋炀帝的同时,也不抹杀隋朝大运河在客观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汴河怀古二首》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释义:

成千上万的彩船行驶在运河两岸的翠柳中间,但这支船队载到扬州后再也没有回还。
应该是上天教人们开通汴河,这里一千余里的地面上看不到一座山峦。

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但是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畅通无阻。
如果不是修龙舟巡幸江都的事情,隋炀帝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平分秋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通济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隋炀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汴河怀古二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6

隋唐时期,北方常年战事,导致北方地区经济的大萧条。反观当时的南方,在长期安定的环境种,经济发展迅速并且稳定。隋朝时期,且不说北方经济发展萧条,就说北方边境为了防止游牧民族的入侵而不得不在边境线上屯重兵抵御。而这也是让本就不富裕的北方地区雪上加霜了。当时的统治就瞄准了南方这块富饶的地区。而京杭大运河诞生的背景就是这样的。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民不聊生,许多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引起了社会的动荡,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因此说是罪在当代. 但从长远来看,京杭大运河沟通了南北,在古代那个没有公路铁路及航空运输的时代,漕运能够使各地的物资及时地运达京师,促进了运河沿岸各个城镇经济的发展.同时,在战争年代,部队也可以通过船运迅速地进行调动,为社会地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说是功在千秋.

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古代,只花了六年的时间开凿出大运河,可谓是非常快的,这也间接的反应出,建立这样的一个工程,所牺牲的人力、财力,这样耗资巨大的工程,在当时的年代,几乎是承担不起的,任何一位帝王,都得低掂量掂量。

所以运河的开通,对于当代的人民可以说是一个恶魔,死伤无数;但对于后人,却可以一直享用运河的好处。

据相关数据统计,隋朝当时的人口大约有4000多万,单算大运河这一项工程就花费了300多万的劳动力去修。隋炀帝好大喜功,赶工期,累死的劳动力几乎可以填满大运河的河床,大运河修到那里,运尸车就开到那里。隋朝的人民恨死了隋炀帝,恨死了大运河,他们还没来的急享受大运河带来的好处隋朝就灭亡了,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祸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2个回答  2017-12-21
著名的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2-07
因为耗费资源极大。当时隋朝自身处在不太平的时期,修筑这样规模的大运河对财力和人力的消耗也是巨大的,最终推向国家走向灭亡。
第4个回答  2021-02-07
因为修建这个运河对当时的人民来说都是苦难。本身当时的水平就只能完全靠人力,普通百姓因为修建运河付出生命的太多了,这就是官逼民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