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定法律的依据是什么?是基本国情吗?

如题所述

我国制定法律的依据是宪法,不是基本国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总称,从属于宪法。我国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

法律有以下作用:1、明示作用2、矫正作用3、预防作用4、最终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3
我国制定法律的依据是宪法,不是基本国情。
我国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总称,从属于宪法。
法律有以下作用:
1、明示作用,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惩罚等。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和 普法工作来实现的;
2、矫正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来机械地矫正社会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不法行为,使之回归到正常的法律轨道。像法律所对的一些触犯了法律的违法犯罪分子所进行的强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违法行为得到了强制性地纠正;
3、预防作用,对于法律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禁止的,触犯了法律应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么,违法后能不能 变通,变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
4、最终作用,法律的最终作用就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群众的人身安全与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 (一)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二)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三)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四)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2个回答  2012-06-15
基本上是这样的,因为法律调整的是整个社会关系,而现有的我国的社会关系即我国的国情,因此,我国制定法律的依据就是根据现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国情。当然,这里的国情除了指国内的基本情况,还应该包括国际环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6-15
问得真是奇怪了,法律的制定一般人是说不上话的追问

那请问依据是什么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