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的研究进展

如题所述

对洞庭湖第四纪地质的研究,最早见于1933~1949年李四光的第四纪冰川调查,田奇

、王晓青对长沙白沙井砾石层的研究。1949年以后,湖区第四纪地质研究工作逐步开展,如20世纪50年代王晓青、袁在枢对“汨罗组地层”的研究,杨怀仁对湖南省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的探讨。60年代洞庭湖资源考察队创建的白水江组,区调队、413队、石油队、中南矿冶学院在湖区开展的第四纪地质工作,省内第四纪及地貌工作者对前人提出的汨罗组、白沙井组等地层进行了深入讨论。70年代进行的1:20万地质调查及水文地质调查,都较深入地进行了湖区的第四纪地质工作,特别是在进行湖区石油调查工作中施工了大量的钻孔,比较完整地揭露了湖区第四纪地层,区调队编写了湖南省1:50万地质图中的第四系说明书,并对第四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划分。80年代以来对洞庭湖区的第四纪地质研究更加广泛深入,湖南省地质研究所编制了湖南省第一张第四纪地质图,水文一队陈发禅提出了湖区第四系最老地层“华田组”,413队周国棋发表了《洞庭湖的由来和发展》文章,省遥感队出版了《洞庭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研究》专著,区调队建立了湖区第四系地层层序,水文二队在对洞庭湖的第四纪地质研究更是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如《洞庭湖平原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1990),《洞庭湖盆地第四纪地质研究报告》(张国梁等,199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南省地矿局水文二队就湖区及周边地区的第四纪地质条件,第四系地层层序划分做了大量工作,保存有洞庭湖地区500多孔共10多万米钻探原始编录、地层柱状图、样品测试资料,如粘土化学成分、古地磁、孢粉、重矿物、颗粒分析等,完成了湖区第四纪地质研究、环境地质综合评价的相应研究报告。如《洞庭湖地区地质环境调查及治湖对策研究》(皮建高等,1997);《长江中游洞庭湖水患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皮建高等,2002)。后者分别按覆盖区和露头区建立了地层综合柱状图,基本查明了洞庭湖区泥沙淤积的时空分布特征,认为洞庭湖的泥沙淤积经历了九个淤积时段,不同时段淤积速率不同,其中四口形成前为1.84~2.78mm/a,四口形成后至1949年为8.21~9.9mm/a,1949~1995年为24.63~115.8mm/a。与此同时,水利部门及其他科研单位也对洞庭湖的第四纪地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交了一系列的成果资料,如洞庭湖水利大事记、洞庭湖志、水利志、洞庭湖整治开发规划、洞庭湖的变迁史、湖区基本资料、堤垸图集、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东洞庭湖近代三角洲形成演变、洞庭湖区构造沉降-淤积系统分析等,上述成果资料均不同程度地研究了洞庭湖的第四纪地质及相关的气候环境问题。

区内环境地球化学方面的工作主要有20世纪80~90年代由湖南省地矿部门完成的1:20万区域化探工作。

人类活动遗址中的环境研究或环境考古学研究是从1988年开始的,湖南省文物部门何介均、顾海滨等率先在洞庭湖区开展了涉及孢粉、水稻硅酸体、植物种子、硅藻、古地貌等的环境考古工作,发表了大量环境考古论文、报告。较为有影响的如《洞庭湖区新石器早期文化探索》《距今七千年前的我国新石器遗存研究》《彭头山遗址孢粉分析》《从城头山遗址看大溪文化的古环境》《城头山遗址水稻的综合研究》等。湖南省在文物普查基础上,于1996年出版了《中国地图集》(湖南分册)。截至1996年,共发现不可移动的文物点共9827处,其中古遗址4350处。尤其是洞庭湖西北部澧阳平原,发现的旧石器晚期—新石器遗址具有数量多、年代连续等特征,在全国实属罕见。其年代从旧石器早期一直延续至近现代。通过对该区一系列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在区内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悠久的文化、丰富的文献和系统的考古资料,为人地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有关科研单位和院校如复旦大学、省经济地理所、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地理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先后在洞庭湖研究中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多宝贵资料。

总之,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前人在洞庭湖地区已经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资料及成果,得出的认识均有一定的科学性。但遗憾的是湖南广泛分布的第四纪红土迄今未建立一套研究仔细的标准剖面,区内第四纪环境或地球化学环境演变历史和规律的研究更为缺乏,地学研究与人文研究结合乏善可陈,难以在研究中体现以人为本、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