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古代又称为什么

砚台古代又称为什么?好象是"石友"有具体的吗?什么啊?

因为盛墨汁,所以有一个凹陷。因此,砚又称砚台、砚田、墨池、墨海、墨盘。

在“笔墨纸砚”中,砚排名最后,但是它却被称为“四宝之首”。因为它质地坚固,能传百代,又是集书法、诗词、绘画、雕刻多种艺术为一体,因此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砚台作为研磨的器具,与笔、墨、纸一起为传播、记载中华文化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其中采用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肃临洮的洮河石制作的砚台,被分别称作端砚、歙砚、洮河砚。史书将端、歙、临洮砚称作三大名砚。

清末,又将山西的澄泥砚与端、歙、临洮,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砚。也有人主张,以天然砚石雕制的鲁砚中的徐公石砚代替澄泥砚,合称四大名砚。

扩展资料

汉代使用砚台比较普遍,传世的数量也较多。1973年湖北江陵凤凰山汉文帝前元十一年(公元前169年)的一座墓葬中,还出土了笔、墨、石砚等成套文具,许多汉墓出土时带有砚台,说明当时的墨需要用研石研磨,这就证明了砚台最早是一种研磨器,直到汉代仍旧保留着这种性质。

两汉的砚台,从出土的资料看,有陶制的,也有石制的,形状大多为圆形、三足,足上有的刻花,有的作兽足,造型古朴,也有龟形砚。汉代用砚石将墨块研磨成墨粉沾水来写字。

汉人席地而坐,所以三足砚较多。汉代以后,随着制墨工艺的发展,墨可以在砚台上直接研磨,就不再使用研石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砚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砚的别称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它的历史已很久远了,近年出土文物中,有西汉初期的砚台和砚石,那么,它至少有二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关它的称谓或别称,可谓多矣!

  一曰即墨侯。唐朝文嵩以砚拟人,作《即墨侯石虚中传》,称砚姓石,名虚中,字居默,封"即墨侯"。从此人们便称砚为即墨侯。如宋朝王迈的除夜洗砚诗:"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二曰万石君。宋朝苏轼作《万石君罗文传》,以他优美的文笔,给产于婺源龙尾山的"罗文砚"(歙砚的一个品种)写了一篇传记。说"罗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隐龙尾山?quot;并说"罗文"因"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封"万石君"。万石君的名字从此传开。

  三曰瓦砚,亦称砚瓦,俗称瓦头砚。唐以前除石砚、瓷砚外,就是陶砚。澄泥砚是陶砚的进步。唐朝韩愈在《瘗砚文》中讲的"土乎成质,陶乎成器"就是指澄泥砚。秦汉时建筑宫殿用的砖瓦,多采用澄泥制法,后来有人用这些砖瓦改制为砚。正象唐朝吴融《古砚瓦赋》中描述的:"无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还有一说,谓:"砚瓦者,唐人语也,非谓以瓦为砚,盖砚之中必隆起如瓦状,以不留墨为贵。"(见《闻见后录》)。

  四曰陶泓。唐朝韩愈作《毛颖传》,称砚为陶泓,陶泓指的也是砖瓦砚。唐宋时,尽管著名的端石、歙石、红丝石以及洮石等相继出现,用这些石料做成的砚开始流行,但砚石开采、制作仍受种种条件限制。瓷陶砚便于生产,所以瓷陶砚在当时仍多于石砚。在称呼的习惯上,总是把砚和陶瓦联系起来,既是称石砚有些地方也叫砚瓦。

  五曰砚台,把砚称为砚台,可以说是对砚的一种通称。唐朝司空图的诗句:"夕阳照个新红叶,似要题诗落砚台。"

  六曰石友。过去的人都把书斋和客座中的各种珍品,以友相看。砚被称为石友。宋朝王炎有诗云:"剡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楮生指的是纸。石友指的就是砚。

  七曰砚田。旧时读书人依文墨为生计,因将砚台比作田地。宋朝苏轼诗:"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八曰砚池。有种凹形砚称作砚池。晋傅玄《砚赋》云:"芦方圆以定形,锻金铁而为池。"说的就是这种砚。砚池,也指砚端的蓄水池。

  九曰砚山。依石天然形状凿为砚,刻石为山,叫做砚山。明高谦《遵遵生八戕》谓:"砚山始自米南宫,以南唐宝石为之,图载《辍耕录》,后即效之。"如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有清人阮元旧藏仿元人清溪钓艇小景端石砚山即是。

  十曰墨海。宋朝苏易简的《文房四谱》载:传说黄帝得一玉,琢为墨海,并?quot;帝鸿氏之砚"于其上。宋朝程俱《谢人惠砚》诗:"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刊入清朝高凤翰《砚史》那方题铭"墨乡磅礴,天空海阔"大瀛海澄泥砚,即是墨海的典型形制。墨海也指大墨盆。清朝翟颢《通俗编》讲:"今书大字用墨多,则以瓦盆磨之,谓其盆曰墨海。"

  砚还有许多陌生的称谓,如清朝王继香在他的《醉庵砚铭》中写道:"昔人号砚曰润色先生、曰岩屋上人,曰铁面尚书,余独取其静而真也,谥之曰静真先生。"这样计算起来。砚竟有十多种称谓。其中有一些可能许多人闻所未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
  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
  现在它几千年的发展长河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类别,下面控制砚原料不同分成大类,各大类下再按产地分成小类:
  1、澄泥砚 宋代以后为四大名砚之一,借助于古代制作砖瓦陶器的工艺,把泥土经过澄滤,除掉粗渣沉淀后,加一些坚固剂,再制坯燃烧制成。其质地坚硬耐磨,呵气即湿,容易发墨,不损笔毫,不耗墨。有人工砚与天然砚之别。虢州澄泥砚,唐人推为第一。宋代有相州、泽州澄泥砚,明代颇负盛名的是绛县澄泥砚。
  2、瓦头砚 又名秦砖汉瓦砚,这是用秦砖汉瓦制成的砚台。
  3、漆砚 在现形外表,裹上麻布及丝织品,在麻布、丝织品上涂上一层漆灰,经晾干打磨后,再涂上一层朱漆。这种砚台轻便、坚固、耐用。
  4、石砚 用石制作的砚,是历史最悠久、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砚台,历代名品叠出,按产地可将其分为:
  5、青州紫金石砚:石色纯紫,色润细腻,发墨如端歙,有人将其列为宋代名砚之首。
  6、青州金星石砚:产于临沂,又称羲之砚。石墨如漆,温润如玉,金星遍布,质地滴水不涸,叩之有声,涩不留笔,是制砚上品。
  7、博山淄石砚:产于山东博山。石砚色泽缤纷,绚丽多彩,肌理润滑,易于发墨,被视为上品,素有“损石”美称。
  8、灵壁砚:产于安徽灵壁县。砚石出自古泅水中,因为受到千万年来的水击浪冲,形成了自然的峰峦纹理,透空玲珑,形状各异。石质硬度大,石理缜密,色泽清润,发墨快,不损笔毫,与端歙齐名,宋代曾作为贡品进贡。
  9、另外,还有菊花石砚、易州石砚、角石砚、乌金砚、灵岩石砚、开化石砚、黎溪石砚、沉州石砚等。
  古代的砚除了上述几种外,还有瓷砚、金属砚、玉砚等。
第3个回答  2008-01-11
是有“石友”这种说法的。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它的历史已很久远了,近年出土文物中,有西汉初期的砚台和砚石,那么,它至少有二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关它的称谓或别称,可谓多矣!
一曰即墨侯。唐朝文嵩以砚拟人,作《即墨侯石虚中传》,称砚姓石,名虚中,字居默,封"即墨侯"。从此人们便称砚为即墨侯。如宋朝王迈的除夜洗砚诗:"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二曰万石君。宋朝苏轼作《万石君罗文传》,以他优美的文笔,给产于婺源龙尾山的"罗文砚"(歙砚的一个品种)写了一篇传记。说"罗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隐龙尾山?quot;并说"罗文"因"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封"万石君"。万石君的名字从此传开。
三曰瓦砚,亦称砚瓦,俗称瓦头砚。唐以前除石砚、瓷砚外,就是陶砚。澄泥砚是陶砚的进步。唐朝韩愈在《瘗砚文》中讲的"土乎成质,陶乎成器"就是指澄泥砚。秦汉时建筑宫殿用的砖瓦,多采用澄泥制法,后来有人用这些砖瓦改制为砚。正象唐朝吴融《古砚瓦赋》中描述的:"无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还有一说,谓:"砚瓦者,唐人语也,非谓以瓦为砚,盖砚之中必隆起如瓦状,以不留墨为贵。"(见《闻见后录》)。
四曰陶泓。唐朝韩愈作《毛颖传》,称砚为陶泓,陶泓指的也是砖瓦砚。唐宋时,尽管著名的端石、歙石、红丝石以及洮石等相继出现,用这些石料做成的砚开始流行,但砚石开采、制作仍受种种条件限制。瓷陶砚便于生产,所以瓷陶砚在当时仍多于石砚。在称呼的习惯上,总是把砚和陶瓦联系起来,既是称石砚有些地方也叫砚瓦。
五曰砚台,把砚称为砚台,可以说是对砚的一种通称。唐朝司空图的诗句:"夕阳照个新红叶,似要题诗落砚台。"
六曰石友。过去的人都把书斋和客座中的各种珍品,以友相看。砚被称为石友。宋朝王炎有诗云:"剡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楮生指的是纸。石友指的就是砚。
七曰砚田。宋朝戴复古有句诗叫?quot;以文为业砚为田"讲的就是旧时读书人依文墨为生计,因将砚台比作田地。宋朝苏轼诗:"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八曰砚池。有种凹形砚称作砚池。晋傅玄《砚赋》云:"芦方圆以定形,锻金铁而为池。"说的就是这种砚。砚池,也指砚端的蓄水池。
九曰砚山。依石天然形状凿为砚,刻石为山,叫做砚山。明高谦《遵遵生八戕》谓:"砚山始自米南宫,以南唐宝石为之,图载《辍耕录》,后即效之。"如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有清人阮元旧藏仿元人清溪钓艇小景端石砚山即是。
十曰墨海。宋朝苏易简的《文房四谱》载:传说黄帝得一玉,琢为墨海,并?quot;帝鸿氏之砚"于其上。宋朝程俱《谢人惠砚》诗:"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刊入清朝高凤翰《砚史》那方题铭"墨乡磅礴,天空海阔"大瀛海澄泥砚,即是墨海的典型形制。墨海也指大墨盆。清朝翟颢《通俗编》讲:"今书大字用墨多,则以瓦盆磨之,谓其盆曰墨海。"
砚还有许多陌生的称谓,如清朝王继香在他的《醉庵砚铭》中写道:"昔人号砚曰润色先生、曰岩屋上人,曰铁面尚书,余独取其静而真也,谥之曰静真先生。"这样计算起来。砚竟有十多种称谓。其中有一些可能许多人闻所未闻。其实像"润色先生",早在唐代女诗人薜涛写的《四友赞》里就有“磨润色先生之腹”的提法了。

自从黄帝得玉冶为墨海以来,砚这种古老的器物就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漂浮,它见证了文化源头涓涓溪流汇为江河的历程,它传承的文明星火最终形成燎原之势。进入二十一世纪,砚虽然从文人的案头挪移到收藏家的博古架上,但它却像一位沉默的智者,任世间花开花落,凭天空云卷云舒。

砚只是一种研墨濡笔的工具,但它与文人终身相伴,不管是「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还是一个个青灯黄卷的漫长夜晚,如李太白独对敬亭山,不能不产生相看两不厌的深情。当墨锭在储了清水的砚池中缓缓研磨,「恰似有龙深处卧,被人惊起黑云生」。那时似有千种情愫,万般风流,风生水起之际,灵感如乌云中迸现的闪电,既可淡墨写梅花,又可浓墨绘人生。

文人视砚为「石友」,对质地佳美、性能优良的端砚、歙砚,其赞颂之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唐诗人李贺惊呼:「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陆龟蒙吟颂:「霞骨坚来玉自愁,琢成飞燕古钗头」。宋大书法家蔡襄,把砚台与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相提并论:「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郑魁铭得一佳砚,砚上刻诗:「仙翁种玉芝,耕得紫玻璃;磨出海鲸血,凿成天马蹄;润应通月窟,洗合就云溪;常恐魍魉夺,山行亦自携。」害怕失去自己的宝砚,出门在外要携带在身,老先生的痴砚之情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砚是文人生命历程的见证者。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云:「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通过流放夜郎时砚台蒙尘和得赦后的笔翰生辉,表达了抑不住的喜悦。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表现了边塞的苦寒。贾岛《戏赠友人》中,把笔砚视为汲取灵感的辘轳,「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与砚相伴,让文人感触良多。李山甫《古石砚》吟道:「追琢他山石,方圆一勺深。抱真唯守墨,求用每虚心。波浪因文起,尘埃为废侵。凭君更研究,何啻直千金。」他发现「抱真守墨,求用虚心」的心态比起一方宝贵的石砚,更有价值。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云:「『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索,可与终身俱者,惟砚而已。」北宋唐庚在对砚的长久观察和深入思索后,发现了人生的真谛:「砚与笔墨出处相近,独寿夭不相近也。笔之寿以日计,墨之寿以月记,砚之寿以世计。其为体也,笔最锐,墨次之,砚钝者也。岂非钝者寿而锐者夭乎?其为用也,笔最动,墨次之,砚静者也。岂非静者寿而动者夭乎?吾於是得养生焉。」

砚虽然远离了现代人的生活,但砚边的诗意还频频招引人们回眸。喜爱文字的不妨做一位砚田的精神守望者,要记住古人说过的话:砚田无荒年!

参考资料:http://mxzz55.blog.163.com/blog/static/105076742007926111156792/

第4个回答  2008-01-1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