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要素价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贸易前,由于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所以两国的要素价格的不一致导致了同种商品价格的不同。但贸易开始后,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会不断缩小,并最终达到均等,不仅如此,要素的价格和生产中的要素密集度也会达到均等。
在图1中,XX′、YY′是两条价值均为1美元的X、Y商品的等产量曲线。但图中的两条等产量曲线的含义与往常有所不同,XX′、YY′曲线所分别代表的X、Y的产出水平X0和Y0满足以下条件:
Px·X0=Py·Y0=$1  (1)
这里我们称这两条特殊的等产量曲线称为X、Y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unit-value isoquant)。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的形状与位置完全取决于生产技术条件和商品价格。
图1中还有一条单位等成本直线(unit isocost),其方程为:
1=w·L+r·K  (2)
这条等成本直线在横坐标轴上的截距等于劳动价格的倒数——1/w,在纵坐标上的截距等于资本价格的倒数——1/r。
在图1中,我们可以这样来确定均衡条件下的要素价格水平:画一条与X和Y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都相切的切线,那么该切线就是单位等成本直线,它在横坐标轴与纵坐标轴上的截距的倒数,分别对应于劳动、资本的均衡价格。
在自由贸易下,X、Y两种产品无论在A国还是B国价格都是相同的,另外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也完全相同,所以两国相应产品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的形状和位置也完全相同,从而两国在均衡时的单位成本曲线也完全相当。实际上, A、B两国在贸易后要素价格的决定均可由图1来描述,于是,贸易后两国的要素价格自然也就相同。
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现实中方程(1)由于运输成本和一些贸易壁垒的存在,方程(2)存在生产技术条件的不一致,因此,国际间要素价格均等化在现实中一般难以实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