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系汉奸比吴三桂更甚,对吗?

如题所述

吴三桂降清之时,天下正处于混乱之中,李自成、残明、满清三股力量还未分出胜负,谁来主导天下还是未定之数。也就是说,谁是正统,谁是偏安,谁是统一国家代表,谁是分裂势力还未决定(虽然在文化上,残明是华夏文化的正朔)。正是由于吴三桂的降清,打破了三股力量的平衡,天平的砝码倒向了满清一方,所以吴三桂就成了引狼入室拱手,将华夏世界让给外族的汉奸卖国贼。

到了施琅时代,天下大局已定,全国除了台湾,所有疆土都归于满清政府,自然满清政府就成了国家统一的象征,成了汉民族、汉文化的代表,而偏安一隅的郑氏集团,就成了分裂国家的割据势力。所以,施琅与郑氏之间的战争,不再具有华夷之别的文化意义,而是统一与反统一,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施琅自然就成了扫平割据势力,实现国家统一的民族英雄。

这种实用主义历史观的核心就是不再拘泥文化之辩,不再坚持道德节气,谁实力强大,谁有助于国家统一、疆域扩大,就效忠于谁,这种历史观是十分有害的。用这种历史观去看待历史,就会得出许多颠到黑白的结论。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像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就成了阻碍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罪人,而像秦桧、吴三桂这样的民族败类,反而成了促进国家统一、加速民族团结融合的功臣。用这种历史观看待当今,许多问题会变得十分混乱。比如在看待抗日战争的问题上,我们可以这样设问:当日本刚刚侵略中国,天下局势未定的时候,像汪精卫一类投降日本的就是汉奸,和吴三桂一样。假设过了几十年,日本入侵中国成功了,占据了大部分领土,成立了中央政权,再投降日本,帮助日本去收复小块的抵抗势力,就成了促进民族融合,加快国家统一的民族英雄,像施琅一样。用这样的历史观教育后人,会带来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孩子们会问,如果再来一次异族入侵,我们是像岳飞、文天祥那样去抵御呢,还是像吴三桂、施琅、汪精卫那样去资敌呢?

国家、民族是一个历史概念,再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现在的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大家同为中华民族。但不要忘记,在历史上,汉族与满、蒙等异族是两个民族,两个国家,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国与国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征战自然会产生各民族的英雄传奇,它的历史意义是不朽的,其精神也具有普遍的道德意义。我们不能用现在的国家、民族关系来解释那时是国家、民族关系。如果仅仅是因为目前面临统一的现实问题,就刻意地去曲解历史人物,必将殃及子孙,贻害无穷。追问

你是投降主义,满清非中华正统,胡帝--康熙笼络人心,满清导致中华文明倒退是要负责任的,杀人放火都要负责任,更何况胡化中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5
施琅的危害没有吴三桂大,虽然他们都是为满清做事的叛国者。没有吴三桂开关纵敌,满清不可能大举进入中原。没有吴三桂充当南征先锋,满清也不可能顺利占领整个中国。满洲区区几十万人,凭自己征服上亿人口的中国?做梦。全靠吴三桂这类汉奸卖命。当然,这也与闯贼李自成的错误处理有关。闯贼有勇无谋,即使不站在明朝的角度,他也不是什么善类,他造反,不但没有给百姓带来太平日子,反而是杀戮和动荡,是条好汉,但不算英雄。
第2个回答  2017-09-07
转贴:施琅施三变
北宋之柳永初名“三变”,即所谓“奉旨填词柳三变”。三变这名字起得好生诡异,而他有两个哥哥分别叫“三接”和“三复”,也挺怪的。不过这篇文章里我想写的不是他,而是施琅。把“三变”这个称呼加于施琅头上倒是相当的合适。施三变郎,呵呵。
这施琅原名“施郎”,是晋江人,跟我也能算是闽南同乡了。按其自称,他“十七岁做贼”,从小就不是什么好鸟。明末乱世,施郎投到了南安人郑芝龙手下,充当下级军官。大家都知道郑芝龙当时乃是闽海一霸,东西洋商船往来于福建的都要向他交纳保护费。当时的郑氏集团不但富可敌国,而且还有一支相当宠大的海陆军队。郑氏的海军曾经数次击败来犯的荷兰海军,而当时郑氏的陆军人数亦不下十数万。
甲申国变,满鞑南下,崇祯、弘光两朝俱没后,郑芝龙于1645年扶持明宗室唐王朱聿键于福州即皇帝位,改元隆武。逃到福州的朝廷自然是由郑芝龙来控制。郑芝龙与满清暗通款曲,不愿出兵北伐。时任首席大学士的黄道周不愿坐以待毙,向隆武帝请命出兵光复江西。郑芝龙象征性地进行了配合,派出一小批人马参加黄道周的队伍,其中就有施郎。进入江西后,施郎揣测黄道周之军队孤立无援,此行必败,便在半道抄小路逃回了福建。其人品可见一斑。黄道周后来兵败被执,英勇就义,那是后话。
1646年郑芝龙降清,隆武帝被满清杀害。像施郎这样的人,自然是追随郑芝龙剃发易服,降了满清。大家都知道,郑芝龙投降之后发现被满清骗了,教人武力胁迫带到了北京软禁,手下的军队也全部被遣散或收编。施郎被分到另一个汉奸李成栋的手下,跟他一起进攻广东。这是施郎的第一次变节。
李成栋出身流寇,后来被政府招安,满清南下后又马上卖身投靠,充当满鞑的马前卒。著名的嘉定三屠便是这厮所为。也许是同性相斥,施郎在他手下混得很差。1648年(永历二年) 李成栋因为不满于满清对他不够信任,便在广东宣布“反正”,施郎跟着李成栋剪了辫子换上汉服,又成了政府军。这是施郎的第二次变节。
在反正后的李成栋的军队里,施郎依然很不得志,还老有被人火并的危险,于是他带队逃离广东,投奔了正在闽南兴起的郑成功。郑成功重用施郎,任命其为左前锋镇,统率精锐部队。 郑成功的力量渐渐强大,控制了闽南沿海包括厦门在内的几个岛屿。1651年,反正的李成栋已经被清军消灭,广东又被尚可喜和耿继茂这两个汉奸占领。郑成功决定进攻潮州、惠州以解决粮源,于1651年正月率军渡海前往广东南澳。施郎又犯了老毛病,觉得此行不利,便拒绝同去广东。郑成功便将左前锋镇的指挥权移交给副将苏茂,而将其送回厦门。施郎从此对郑成功怀恨在心,日益跋扈起来。后来他又把头发剃光,要胁说他要去当和尚了。我怀疑他其时已经打定主意要降清了,否则剃发做什么?
到了五月, 施郎擅自捉拿郑氏亲随曾德。郑成功严令他放还,而施郎居然不管不顾,“促令杀之”。于是郑成功判断施郎反形已露,将他们父子三人捉拿归案(包括其父施大宣和其弟施显)。可惜押送过程中施郎得以逃脱,潜入清军控制区,又一次当了汉奸。此为其第三次变节,由此也坐实了他“施三变”这一名字。投降满清之后,施郎改名施琅,以示对过去的决裂。
践人哪。写到这儿又想起了《大将军施琅》。看着电视里那一副“民族英雄”的样子,难道从“汉奸”到“民族英雄”,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