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资产阶级民权理论具体指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幼名帝象;稍长名文,字德明,号日新。...由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他提出了系统的民生、民权、民族理论,同时,又把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学说揉进三民主义的纲领之内;他还提出了“替众人服务”的价值观

  “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理念。
  ▲倡导“权能区分”——“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推行“万能政府”——“广兴福利,大有为式”。
  ▲注释“人民之权”——政权应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项。
  ▲注释“政府之能”——“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是为“五权宪法”。
  ▲阐明人民行使政权的基本训练与条件:民权初步,即议事规则。

  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固结人心、纠合群力始。而欲固结人心、纠合群力,又非从集会不为功。是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数百年于兹,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是中国之国民,今日实未能行民权之第一步也。
  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总称,是孙中山为了解决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民族解放、民主革命、社会改革三大历史任务而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经济和理论纲领,也是其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三民主义分为新旧两个阶段。其区别主要表现为:
  (1)孙中山的旧民权主义,从思想体系的性质上说,基本上没有超出“天赋人权”的范畴,新三民主义则对民权主义作了重大修改,赋予民权主义以新内容。
  (2)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主权在人民”。他指出,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并非少数人之私人;二是主张“直接民权”。国民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
  (3)孙中山的新民权主义,不但突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而且批判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制度的虚伪性。除了谁领导谁这一点,作为一般政治纲领,新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是与人民民主主义或新民主主义相符合。
  (二)孙中山“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律思想
  孙中山的法律思想以三民主义为理论基础,同时也是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对“三民主义”的“一贯精神”概括为“自由、平等、博爱”,希望借助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口号来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法制制度,建立法治国家。具体来说,其“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律观包括以下内容:
  (1)孙中山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武器,严厉抨击封建法制的专横、黑暗、野蛮、酷烈。对于种种野蛮虐政,孙中山主张一律废除。他同时主张废除不合理的封建等级制度。
  (2)孙中山揭露封建法制的同时,憧憬西方的法治,谋求建设以“自由、平等、博爱”精神为基本的法治国家。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64fdb010003uo.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1
一:维新派的:通过建立君主立宪制实现民权学说,主要是君主立宪、男女平等、强调自由平等等。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之民权主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11
骚年 这题我也不会 = = 待会问问 我导师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