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南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长江上游携带的泥沙在江口堆积形成陆地,逐渐扩展为现今的冲积平原。这片土地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沙洲并陆连接。


早在晋朝至南北朝时期,如东一带的扶海洲与扬州东部的沙洲相接,是南通成陆史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沙洲连陆。随后,南通市区周围的沙洲如壶豆州、胡逗洲等逐渐扩展,与周边其他沙洲并接,将范围延伸至今日余西一带。10世纪中期,后周设立通州,管辖区域包括现今通州区和启东、海门的部分地区。


11世纪中期,东布洲的并陆是南通成陆史上的第三次大并接,东洲和布洲的并接形成了海门岛。元末至清初,通州东部江岸发生大规模坍塌,海门废县后改为海门乡,而18世纪中期的海门厅则标志着第四次大并接,沙洲与通州大陆连为一体。


19世纪末,现代南通的地域格局基本形成。清雍正年间,通州改为直隶州,辖泰兴和如皋。辛亥革命后,南通县公署设立,行政区划多次调整,涉及南通、如皋、靖江、海门等县的归属。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南通地区设立了多个行署和专员公署。


新中国成立后,南通市的设立和县区调整频繁,如析置南通市、启东县、如东县和海安县,以及崇明县的划归。1983年,南通市与南通地区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至1989年后,南通撤县建市,设立了四个县级市,2009年通州市改为通州区,南通市的行政区划历经多次变迁。


扩展资料

南通(Nan tong),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抵黄海,南望长江,“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地处长江三角洲北部,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州隔江相望,被誉为“北上海” 。南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