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很小的一种蚊子「蠛蚊」是什么东西?

如题所述

这种看不见的“蚊子”叫做“蠓”,也就是俗称的“麦蚊”。

中国很早就有关于蠓类的记述。唐朝著名诗人元稹曾说它“有毒能成瘠,无声不见飞”;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蜀中小蚊名蚋子,又小而黑者为蟆子,微不可见.能透衣入人肌肤成疮毒,人极苦之”,他所说的蟆子肯定是指吸血蠓类。

双翅目长角亚目的1科。体、足相对粗短,无单眼,前缘脉伸达翅顶,停歇时翅平置背上,口器刺吸式,喙短的微小蚊类。

本科昆虫通称,蠓,俗称小咬,墨蚊,糠蚊。

分布世界很多地区,最北达北纬68°,最高分布在海拔4300米的高山地区。

全世界已知约90属4000余种。其中6属有吸食人类和高等温血动物血液的习性:库蠓属中国已知170余种,拉蠓属中国已知22种勒蠓属中国已知6种,其余Acanthoconops,Austroconops,Parapterobosc a 3属中国尚未发现。

全科在中国已知约300种。有吸血习性的蠓侵袭人畜,传播疾病,作为病原体的宿主,是一类重要的医学昆虫。蠓类吸血可引起皮肤红肿,奇痒难忍,搔破之后可因感染而形成大片溃疡。

有很多种类是丝虫病的中间宿主。在中国,曾从TW拉蠓体内分离出乙型脑炎病毒;在苏联,曾从库蠓体内分离出土拉伦斯病菌;在美国,曾从库蠓体内分离出东方型马脑炎病毒。此外,非洲马瘟、绵羊蓝舌病、鸡痘、马癣、牛流行热等均可由蠓类传播。

蠓类个体小,飞翔无声,常群聚叮咬人畜。防治的办法,除对孳生地进行清除外,主要是采取防护措施,如用防蚊油涂擦皮肤,用网孔小于3/4毫米的蚊帐、蚊帽等进行保护、蠓为全BT昆虫、成虫体长约2~5毫米,黑褐色。头部近球形,复眼发达,触角丝状,吸血种类口器发达,但比蚊虫的口器短。

胸部背面略隆起,前翅大,库蠓属前翅多淡色或有暗斑,后翅呈平衡棒,腹部10节。雌蠓有受精囊和一对卵巢。仅雌蠓吸血。雄蠓尾端的外生殖器的构造因种类而异。蛹为裸蛹,分头、胸、腹3部,体前方背面有一对呼吸管。幼虫呈蠕虫状,上颚和咽发达,在水中做螺旋运动,行体壁呼吸。卵呈长纺锤形,长为宽的4倍以上。

吸血库蠓类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出来活动,大量活动时形成群飞,雌雄交配以后,雌虫必须吸血才能使卵发育成熟,雌虫吸血1次可达0.05毫升,雌虫一生可产卵2~3次,每次产卵50~150粒。吸血后的雌虫在20~28°C时,经3~4天后卵成熟,卵多产于富有有机质的潮湿土壤、水塘、树洞、水洼等处,一般在急流中或月光暴晒处不产卵。卵经3~5天到2周孵出幼虫,再过10天化蛹。越冬幼虫可经5个月化蛹,蛹5天羽化出成虫,成虫寿命约1个多月。

蠓类成虫平时隐蔽于洞穴、杂草等避光和无风的场所。下雨时不活动。对活动最适宜的风速是0.5米/秒以下,风速达1.5~2米/秒以上即减少或停止活动。雨前如果闷热则活动较烈。完全黑暗时停止活动。活动半径一般200~300米。每年发生代数1~4代不等。

说文解字注蠓(蠓)蔑蠓也。各本蔑作蠛。无此字。今正。蔑之言末也。也。尔雅作蠛。非古也。释虫曰。蠓、蠛蠓。孙炎曰。此虫小于蚊。郭图赞曰。小虫似蜹。风舂雨磑。谓其飞上下如舂则天风。回旋如䃺则天雨。陆佃引郭语互易之。非也。史记。蜚鸿满壄。索隐引高诱曰。飞鸿、蠛蠓也。按古鸿蒙为叠韵。故高君知鸿为蠓也。杨雄赋。浮蠛蠓而撇天。蠛蠓犹鸿蒙也。细至于蠓、则其外皆鸿蒙矣。故其字从蒙。从虫。蒙声。莫孔切。九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