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区的气候类型

如题所述

1、低纬度气候:赤道多雨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南北5°~10°的范围内,主要集中在非洲的扎伊尔河流域、南美的亚马孙河流域以及亚洲与大洋洲之间的苏门答腊岛到伊里安岛一带。热带海洋性气候则出现在南北纬10°~25°的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上。热带干湿季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半球的5°~25°之间。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台湾南部、雷大滚旦州半岛、海南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大部分以及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沿海等地。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主要分布在副热带及信风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大致在纬度15°~25°间。
2、高纬度气候:副极地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50°N或55°N到65°N的地区。极地苔原气候分布在北美洲和欧亚大陆的北部边缘、格陵兰沿海的一部分以及北冰洋的若干岛屿中。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极地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若干岛屿上。
3、中纬度气候: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热带干旱气候向高纬度的一侧。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台湾南部、雷大滚旦州半岛、海南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大部分以及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沿海等地。副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副热带东岸,大致为南北纬20°~35°。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副热带大陆西岸30°~40°之间的地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约40°~60°的地带。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约35°~55°的地带。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东侧的北美100°W以东的温带地区。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主要分布在35°~50°N的亚洲和北美洲大陆中心部分。
4、高地气候:山地垂直气候带的分异因所在地的纬度和山地本身的高差而异。在低纬山地,山麓为赤道或热带气候,随着海拔的增加,地表热量和水分条件逐渐变化,垂直气候带依次发生。山地垂直气候带具有所在地大气候类型的“烙印”。例如,赤道山地从山麓到山顶都具有全年季节变化不明显的特征。珠穆朗玛峰和长白山都具有季风气候特色。湿润气候区山地垂直气候的分异主要以热量条件为垂直差异的决定因素,而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山地垂直气候的分异与热量和湿润状况都有密切关系。同一山地还因坡向、坡度及地形起伏、凹凸、显隐等局地条件不同,气候的垂直变化各不相同。
气候类型的成因:陆地若受阳光照射强,则地面气温高;若阳光照射弱,则地面气温低。而海水因为热传递强,所以温度稳定。当陆地受阳光照射强,而导致陆地气温高时,陆地的空气膨胀上升,此时海面的空气相对来说比重大,海面空气沿着地表从海面流入陆地。而海面较低的温度导致海面上空的空气因收缩而下降,地面上则由于温度高导致的空气膨胀而上升,于是高空的空气从大陆上空流入海洋上空。反之,若陆地受阳光照射弱,而导致的地面气温低于海洋温度时,海洋上空的空气上升,陆地上空的空气下降,地表的空气则是从陆地流向海洋。因此,各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等特征有所不同,根据这些特征而把各地不同的气候分为若干种类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