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贝多芬名曲《欢乐颂》的听后感想,越详细越好!

是听后感就行了,越多字数越好,谢谢大家!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又翻了一番,年轻的时候,受他的名言"扼住生命的喉咙"鼓舞.听他的<<第九交响乐>>,产生一个错觉,贝多芬的一生多幸福啊!
真面目的贝多芬一生是什么样呢,罗曼.罗兰如实说:是贫困,残疾,孤独,痛苦的一生.自幼母亲早亡,父亲没有生活能力,极度贫苦.长成后,耳聋,辛辛苦苦用血汗写成的曲子,卖不了几个钱,糊口都不能.再加上感情如此丰富的人,没有得到爱情.惨不忍睹.尽管贝多芬他说:用痛苦换欢乐.创作<<第九交响乐>>,即<欢乐颂>.也许它给世界带来了欢乐和安慰.但我看对他自己没有带来半点欢乐.还是生活在郁郁寡欢中,最有力的证明,是他两年后,就去世了,年仅五十岁.
因为他生命本质中的幸福状况始终没有改变.生命本质中的幸福状况不会因浪漫改变,它因现实生活的改变而改变.生活始终是现实的啊!幸福也始终是现实的啊!
贝多芬一向喜爱席勒的作品,尤其是《欢乐颂》。传说19岁时,贝多芬就起意用音乐来表现这首颂歌。从1809年开始,贝多芬不断地思考这部交响曲的构架,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不断反映出对第四乐章合唱主题的构想。但是直到1822年,才开始正式写作,并在两年后完工。
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这部人类音乐史上的巨著首演了。贝多芬由于已经全聋无法担纲指挥,只得坐在乐队中。由于此前他全聋时指挥演出出现过差错,他只敢背对观众坐着。这部伟大的作品首演异常成功,可是此时的贝多芬,已经无法听到观众的热烈掌声和欢呼了。直到一位乐手让他转过身来,他才了解到自己的成功,并且激动得热泪盈眶。
可是,又有谁记得,当这部交响曲的首演取得了艺术上的巨大成功后,扣除演出费用,作曲家只拿到了可怜的420古尔登的酬金,还不包括需要支付的杂七杂八的零星用度。当朋友们把帐单递给贝多芬时,作曲家跨掉了……
当时的贝多芬,正处在精神和物质生活极其困难的时期。19世纪20年代初的欧洲,正是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四大强国在维也纳会议上决定恢复封建君主制,并且迅速成立神圣同盟,四处镇压欧洲革命的时期。而贝多芬自己,贫病交加,还要费心费力去关心他那个不成器的侄子。就在这种状况下,贝多芬仍然创作出了这部人类欢乐的最强音!

不管如何,贝多芬给我们留下了如此宝贵的遗产,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的珍惜。对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演绎,版本众多,公认最出色的,是德国指挥大师威廉·福特文格勒(Wilihelm Furtwangler)1951年7月在拜洛伊特音乐节上的现场录音。貌似这个瓦格纳专场音乐节上演出其他作品,老福也是头一份。贝多芬的欢乐颂唤醒了大战后待整的残破心灵,也让后人燃起重生的希望。
正好请回了EMI的世纪伟大录音系列中的这一张,废话少说,开始吧。
[color=blue]第一乐章,不太快的,有些庄严的快板。[/color]开始的低音弦若隐若现,《音乐圣经》上称为“如阿拉伯神话的恶魔在一股烟柱里消失了一样”。这个令人窒息的背景,是不是指代着当时欧洲神圣同盟的历史倒退?很快新主题出现了,背后的定音鼓似曾相识。贝多芬对定音鼓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从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到第九交响曲,定音鼓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碎片回旋组成了两股巨大的波澜,在一个相互斗争的上升后达到高潮。然后回到开头,是主题的再现。最后的一系列持续的低音,似乎预示着某种不详,被称为悲剧性的结束。(说实话,本乐章我没怎么听懂)
[color=blue]第二乐章,活泼的快板。[/color]贝多芬一反由海顿创立,并在自已手中完善的交响曲“快板-慢板-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快板”的曲式,在第二乐章大胆地使用了快板,因为在第一乐章的悲剧过后,需要积极的行动。由极负冲击力的鼓声引出的谐谑曲,被有人称为贝多芬最伟大的谐谑曲。不同的动机和形象在这个乐章里面交织,略带田园风格,有点小步舞曲的意味,可是又带有明显地不安。显然,这种对欢乐茫然庸俗的追求,充其量只能算一种小资情调的戏谑,并不是贝多芬所喜欢的。因此,作曲家匆忙地结束了这个主题。
[color=blue]第三乐章,如歌的柔板-中速的行板-柔板。[/color]本乐章也是一反常态,本该是谐谑曲的地方使用了慢板,这是对前两个乐章的思考。由神秘色彩引出的如歌的柔板,带着抒情的诗意,表达了作曲家内心的微妙情感。第二主题是带有舞曲风格的行板,在变奏中出现,丰富了沉思性的旋律。可是,这个优美的却使我昏昏欲睡,正如贝多芬在手稿中记录的他本来想加入的歌词:“噢,不,不是这样,我所要求的是另一种使人感到快慰的东西。”几处异军突起的号声,粗暴地打断了沉思。欢乐,不是靠冥想就能得到的,需要人们自己去努力争取!
[color=blue]第四乐章,急板-不太快的快板-很快的快板-急板-很快的快板-活泼的,进行曲式的快板-庄严的行板-始终充满生机的快板-不太过分的快板-适度的柔板-极快的急板。[/color]从这个标题就能看出本乐章思想的极度动荡和升华。这个乐章已经成为了人类音乐史上的一座丰碑,与以往所有的交响曲不同,第四乐章是作品的中心,也是作品的高潮,前面三个乐章,完全都是为了这个乐章服务的。
一开始,铜管组、大提琴组和打击乐组用毫无花巧的急板,定下了本乐章的基调,被瓦格纳称为“可怖的号角合奏声”。接着,在低音弦乐的宣叙后,依次出现的前三个乐章的主题,被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迅速地否决掉。我记得在中央电视台的《交响音乐史话》中介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时,用了这样很形象的蒙太奇手法:前三个乐章,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演奏出每个乐章的主题后,然后迅速切换到全屏黑底字幕“不!不是这个”、“不!也不要这个!”,接着就是电影中贝多芬创作时焦躁不安的情景。据手稿记载,贝多芬本来准备在这里就引入人声。经过三次否定的对话,隐藏在背后的《欢乐颂》主题被大提琴带到前台,然后经过中提琴、小提琴、管乐组的升华,“可怖地号角合奏声”再次出现之后,男中音终于开始出来代表贝多芬明确地回答:“啊,朋友,不要旧调重谈,还是让我们把更愉快的歌声来汇成欢乐的合唱吧!”接着,脍炙人口的《欢乐颂》终于呈示在人们面前: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光芒灿烂照大地。
我们怀着火样的热情,
来到你的圣殿里。
……”
独唱或重唱引出各段,然后由合唱加以重复,色调不断变化,升腾。
接着,乐队用一个加入了打击乐的,进行曲式的间奏,引出男高音的独唱,使得这首颂歌也变成了争取光明的战歌。
经过合唱重复后,又是乐队一个宽广的间奏。紧接着,《欢乐颂》以新的节奏由合唱团唱出,更加豪迈。然后转入庄严的行板,合唱团以类似圣咏的风格唱出对天堂的敬仰。然而,天堂毕竟遥不可及,这个主题很快与《欢乐颂》的主题交织在一起,热烈地表达出对造物主的赞美。
急促的弦乐组,引出了瑰丽的四重唱,开始了《欢乐颂》最后一次变奏。节奏在不断加快,合唱、打击乐逐渐加入,气氛在不断升华,欢乐笼罩了大地。全曲在暴风骤雨般的热烈中,达到了最高潮,带着对全人类团结友爱的呼吁和追求欢乐的胜利结束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找到一篇:

  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感想

  《第九交响曲》是音乐大师贝多芬晚年的巅峰之作。直到今天每当我们聆听到那耳熟能详的第四乐章(欢乐颂)时,依然深深地被气势恢宏的音乐所打动,同时也臣服于音乐中所透露出的大师那崇尚人性自由的道德观。
  贝多芬所处的17-18世纪交替的年代,正是欧洲资产阶级大革命和反革命复辟的拉锯的时代。英雄主义的理想和追求自由解放的道德标准,贯穿了大师以及他的大部分交响乐作品。其中《第三交响曲》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大师对英雄的无限敬仰;《第五交响曲》不屈不挠的叙述着大师对命运的奋力抗争;《第九交响曲》挥洒自如的描绘了大师对自由的美好憧憬。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再度欣赏大师的非凡之作《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欢乐颂)吧。
  《第九交响曲》的前三乐章,大师通过突显大调凌驾于小调的技巧,表达了较《第五交响曲》更为复杂的情感和心理的奋斗历程(人性被压抑,强烈的要求自由解放)。第四乐章,大师则史无前例的把交响曲转变成哲学法典与个人抒怀(席勒的《欢乐颂》几乎就代表贝多芬自身的道德观),进而从理想化的自我层次升华为拥抱全人类。
  《欢乐颂》以一段戏剧性的叙奏为前导,先逐一召唤前面三个乐章的重要主题,然后新的主题登场,先以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在以整个管弦乐团宣示。突然男中音独唱者大声劝诫“噢,朋友们,别发出这种声音!”,好像在宣称:虽然管弦乐对此主题的诠释很美,但仍嫌不够。他开始以新的旋律唱出席勒的词句,合唱随即加入。
  这个著名的主题,节奏很平凡,是那种妇孺皆知的曲调,或许这就是大师的暗示:最崇高美好的事物往往出现在最平常的地方(这也是后人无法超越《第九交响曲》的原因所在)。
  在贝多芬心目中,普遍的人性最重要;最高的道德真理——拥抱兄弟情谊的快乐、对造物者的敬畏——都要以普遍的人性为基础,才有意义。为此大师在这里有意安排了男高音独唱的进行曲,并以土耳其乐器作强烈的伴奏,演绎出为理想勇往直前的英雄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最值得一提的是,大师在《欢乐颂》那欢欣鼓舞的终曲里,把管弦乐团里所有乐器和人声揉合在一起,化为一片对人性自由解放、世界大同博爱的赞美呼声,把整个第四乐章,乃至《第九交响曲》推向极致,推向欢乐的海洋!

  再来一篇
  http://hi.baidu.com/%D3%DC%B4%CE%CB%C4%D6%D0%D5%D4%C0%CF%CA%A6/blog/item/0f20a758a5052d82810a1804.html
  文笔写得不错,仅供你参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13
《第九交响曲》是音乐大师贝多芬晚年的巅峰之作。直到今天每当我们聆听到那耳熟能详的第四乐章(欢乐颂)时,依然深深地被气势恢宏的音乐所打动,同时也臣服于音乐中所透露出的大师那崇尚人性自由的道德观。贝多芬所处的17-18世纪交替的年代,正是欧洲资产阶级大革命和反革命复辟的拉锯的时代。英雄主义的理想和追求自由解放的道德标准,贯穿了大师以及他的大部分交响乐作品。其中《第三交响曲》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大师对英雄的无限敬仰;《第五交响曲》不屈不挠的叙述着大师对命运的奋力抗争;《第九交响曲》挥洒自如的描绘了大师对自由的美好憧憬。
第3个回答  2012-04-08
你个大本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