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如何提升与群众沟通的能力

如题所述

沟通能力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是领导素质的综合体现,是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要发挥领导作用,一刻也离不开与群众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只有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善于发动、组织、团结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领导干部要不断成长,必须努力提升与群众沟通的能力,与群众实现良性互动和真诚沟通,真正成为群众信赖的“贴心干部”。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却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从而导致了“与新社会阶层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年轻人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的尴尬局面,有的领导干部甚至怕面对群众进行沟通。 为什么有的领导干部不愿意,更不善于与群众沟通呢?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任务重、工作忙,事务杂、应酬多,脱不开身;二是认为群众是领导决策的执行者、实施者,无须过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三是认为只有与群众保持距离,才能保持“神秘感”,形成“震慑力”;四是担心群众提意见、提要求,影响决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论哪一种情况,表面上看都有“依据”,但实际上都是为自己开脱的借口。领导干部应认识到,作为人民公仆,要有效履行职责,更好推动工作,必须广泛接触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那么,在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应当如何提升与群众沟通的能力呢? 1.怀抱满腔真情,善于与群众进行情感交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是开启人们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共产党人感情的最高体现就是对人民群众怀有一颗赤诚之心。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领导干部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自然就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从而同群众建立密切联系,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反之,如果对群众缺乏真情实感,抱着敷衍和应付的态度去与群众沟通,就很难体会到群众的需要和愿望,很难了解到群众的所想与所盼,实际上也就与群众沟通不起来。带着感情与想着问题是密切相关的。领导干部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心中装着群众,就会主动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实际困难,及时发现工作中还存在哪些与群众要求和期待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进而与群众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好地推动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 2.态度诚恳实在,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人格平等、相互尊重,是人际交往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领导干部和群众只是分工不同,而无高低贵贱之别。放下“官架子”,随和一些、亲切一些,多一些交流探讨,少一些指示命令,是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领导干部在群众面前威风八面、盛气凌人,群众就会敬而远之,甚至唯恐避之不及,与群众沟通也就无从谈起。领导干部要与群众打成一片,还需要在放下架子的同时迈开步子,真正走到群众中去。现在,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在宾馆饭店“搞调查研究”、透过车窗玻璃“了解民情”,即使到了群众工作和生活的现场,也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这样自然无法了解群众,也无法被群众所了解。领导干部要与群众对得上话,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讲有针对性、对群众口味的真话,同时还要有愿听实话尤其是带刺的实话的心胸。如果领导干部开诚布公、虚怀若谷,群众自然愿“掏心窝子”、讲实话;如果领导干部只愿听“报喜”、不愿听“报忧”,就很难交到知心的群众朋友,很难了解真实的基层情况,与群众沟通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3.创新方式方法,善于用群众乐于接受的语言进行沟通。领导干部与群众进行沟通,首先要让人家听得清楚,听得懂,这需要领导干部不断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有的领导干部讲话艺术高超,引人入胜,打动人心,群众听后称赞佩服,而有的领导干部则即席讲话东拉西扯,不着边际,枯燥无味,既无哲理,又无趣味,既不生动,又不活泼,群众听后颇多怨言甚至产生反感,影响与群众沟通的效果。要想成为出色的领导干部,必须掌握语言沟通的艺术,提升启人心智的思辨能力,培养怡人心怀的幽默才能,讲求生动活泼的表达技巧,把握恰到好处的时机火候,使讲话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广大群众也就会乐于接受。要善于用通俗的语言表达艰深的理论问题,运用群众语言,力争化繁为简;要善于用群众喜欢的语言讲话,用群众身边的事讲道理;要善于运用风趣的语言营造宽松的氛围,使听众的情绪轻松、愉快,从而激发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只有这样,群众才会乐于接受,与群众沟通才能达到目的。 4.注重学习借鉴,善于掌握与群众沟通的新手段、新技能。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相当一部分人的交流交往转入了虚拟社会,信息网络已经成为许多人及时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各种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在沟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注重学习借鉴,不仅要善于运用传统的方式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要善于运用现代移动通信手段、现代多媒体技术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实践证明,一些领导干部通过政务微博、电子信箱、在线讨论等方式,让沟通和交流的双方彼此之间完全处在一种轻松随和的环境下,彼此之间可以毫无顾忌地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和自己的真实想法,真正地听到群众的真实声音的做法,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领导干部要自觉把握住信息网络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熟练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网络语言,掌握虚拟社会沟通的技巧,注意掌握网民的心理及其所思、所盼、所想,既要及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进行正面回应,又要在经常性的沟通中增进理解,增强互信,更要善于利用信息网络,积极引导舆论,掌控虚拟社会的局势。当然,进行网上沟通,仅仅是一种途径,不能代替其他方式,要真正取得网上沟通的好效果,前提就是领导干部要真正了解下情,体察民情,知道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否则,沟通就成了纸上谈兵。 5.坚持虚实结合,善于解决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深层次的矛盾,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也日益增多。领导干部必须通过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等多方面的努力,注重解决这些思想问题,坚定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同时,领导干部还要善于从利益动因上多作分析,立足于现有条件,发挥组织优势,依据政策制度,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千方百计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实现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就能从情感上唤起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其思想问题的解决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要始终重视并抓好民生工程建设,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推进新发展,在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中,始终重视、推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时代精神,扎实做好保障民生的各项工作,不断以群众工作的新成效造福人民群众。只有这样,与群众沟通才不会流于空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