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模式走向专制而不是民主,这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 为什么?

如题所述

历史的必然。民主的前提是资本家的诞生,也可以说是商业的繁荣。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和自足性,以及小农经济在自身发展中的脆弱和保守,还有地主阶级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自封建制国家建立以来颁布的土地私有制,使小农经济很容易被破碎。小农经济需要封建专制的存在才能生存。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自孔孟儒家先师提出儒家思想,而后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使得君主专制更符合统治者的思想,也增强了统治者对国家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统治让民众均以为官平天下为目的君王服务,也是专制统治的一大助力。
(三)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奴隶制社会生产力低下,发展水平低,社会制度落后;而后来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手工业商业和农业的强力发展,已经证明奴隶制不再适应社会,进而发展成为封建制,这是社会的进步。
(四)自古君王重农抑商。商鞅变法提出“农本”说法,小农经济的保守性日益体现,也使得国家基础易为统治;而商者多狡诈,且“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者易乱国。因此封建君主重农抑商,抑制商业资本流通,禁止商业思想传播,以免干扰国本。所以直到明末清初才在江南手工业发展中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五)权贵、地主等特权阶级对商家的垄断和打压。历史上,“皇商”是向朝廷皇室专供的商业活动。但权贵、官宦等特权阶级对商家进行打压和垄断买卖,是商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士农工商”商为末等,商人的社会地位比工农还不如,更不能参与到国政决策中去,也是商业发展不快的原因。在这等情况下,商人只能附庸权贵得以生存,使得这封建社会不能走向民主。
谢谢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5
本人认为是必然的。原因如下:
1,中国统治阶级的财富和权势,自然是有继承性的,如果搞起一人一票的大众化民主,这些阶级要受损失,他们有什么动力设计这样的制度。

2,当然,你会奇怪希腊和罗马的奴隶主阶级可以搞民主:他们毕竟是城邦制国家,民主制基本上以一个个城邦为单位实行,小国寡民,统治阶级人口不多,地理上居住的紧密,容易凑到一块集体投票和议事。

3,当然,他们的权力其实分散在城邦【这正是但丁很头疼的,城邦因此合作的少,打架特别多,往往搞得总不得安宁】,中央权力远不像中国那么集中,,何况中国是集中了多大领土上的多少权力!

4,工商社会容易在同一个阶级内部形成平等观念,契约观念,也比较容易集中投票和议事-----人们说话做事少顾虑,爱公平,比较有组织性。而农牧社会比较散漫,中国的君主制度,是适合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的自然经济,农民只管种地交粮,百事不问。只要自己有口饭吃,社会公平与否,与我何干【虽然不公平也会带来不好受的心理,但较能忍受】。

5,所以,中国地域广大,人民居住分散,经济上自给自足不相往来,追求一统又需要高度集中的中央政权,并且这个权力的发展,又总是受到不问民主与否的人民的纵容,造成越来越集中的状况。。。
第2个回答  2013-09-15
历史的必然
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统治结构是以专制王权为核心的庞大官僚系统。中国封建社会是在没有外族入侵的情况下,由奴隶社会逐步发展变化而来的。中国奴隶社会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度,国家的全部土地都属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称。春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制度受到破坏,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后,相继实行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答应“民得买卖土地”。从这时起,土地私有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这种建立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私有制度基础上的小农经济,一方面使个体农户具有较多的自由,即使是佃农也是如此。他们除了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外,人身并不受其支配;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受国家权力的支配,中国专制政治统治的传统是由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经济结构对社会政治结构的最大影响,就是以专制王权为核心的庞大官僚系统的长期存在。
第3个回答  2013-09-15
必然的。
在古中国,,面对军事力量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中国的君主专制让华夏民族保持相当长时间的生存空间,来发展中华文明。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结果被中国化,融入了华夏民族!
在那个年代生产力很不发达的年代,君主专制是唯一可以迅速凝聚全国力量的体制,民主是脆弱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9-15
必然...... 中国古代生活在平原地带,人口众多。如果实行古希腊那套民主制是不切实际的。不可能说是开个大会要把所有的男子都带到。如果这样做还有谁去田地里种地收庄稼啊......所以帝制刚好填补了这一空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