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的作者是谁?急啊~~速度!

这幅对联的作者目前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抗清名将金声(字正希)所作,出自于清代文学家吴恭亨《对联话》记载:“金又有题书室联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精气四射,咄咄逼人。后日之起兵与清军战,此联即其张本。”

另一种说法是前明孝廉胡寄垣所作,出自于清代学者邓文滨《醒睡录》记载:“初入学,试下等,愤甚,即登楼读书,不下梯者三年。自题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后数年遂中。”

因此这幅对联的真实作者已不可考,但这幅对联是一副立志好对毋庸置疑。

扩展资料:

1、破釜沉舟的故事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2、卧薪尝胆的故事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夫差俘虏。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与命运同甘共苦,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百二秦关终属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3

提起项羽,这位楚国贵族之后,为反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小有着不同常人的志向,可惜最后功败垂成,成为一个悲剧英雄,但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诗级笔法,让这位悲壮的英雄光忙照耀万世,作为失败的英雄,获得了另外一种成功。


对于有志气的人,往往拿项羽的故事来激励自己,有副对联,就借用项羽的故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联是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后者是勾践卧薪尝胆矢志复国的故事。




先不说勾践的故事,上联里面有关项羽的事情,十七个字概况了项羽的所有光芒,前六个说的是项羽从小立志,破釜沉舟指的是项羽夺取卿子冠军宋义的兵权之后一战歼灭秦军主力,为秦王朝灭亡打下基础。后一句是指项羽歼灭秦军主力之后大封诸侯。成为事实上的天下主宰。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不到十年的时间攻灭东方六国,其中楚国是秦国出动军队最多的一个国家,因为楚国地盘大,所谓的暮霭沉沉楚天阔,最后阶段,楚将项燕率领的楚军被秦将王翦歼灭,项燕秉持楚国习俗自杀,临死的时候,留下遗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项燕死后,楚国没多久也灭亡,其子项梁只好带领子侄四处流亡,秦始皇也统一全国,为了威慑东方贵族,将他们迁移到关中,随后修建长城、开发岭南,多次派遣寻找神仙,但是关东还是很不安稳,为此,秦始皇只好带着亲信大臣浩浩荡荡的巡视全国。


有一次,秦始皇巡视的队伍被项羽看见,问叔叔什么人,项梁说这是皇帝的车驾,于是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意思就是将来可以取代秦始皇,这句话差点吓死项梁,毕竟当时还是个流浪汉,赶紧带着他跑。不过自此,项梁就对这个侄子刮目相看。




这也是有志者事竟成的出处,此后没几年,秦始皇死于沙丘,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项梁于是也相应,后来拥立楚怀王的孙子作为旗子,很多反秦的人都投奔楚怀王,实际上是投奔项梁,但是后来项梁被秦将章邯击败,并且攻打赵国,赵国求救于楚怀王,当时楚怀王派遣宋义、项羽、范增等救援,配合其他诸侯的军队。


不过主帅宋义尾敌不前,想坐山观虎斗,当时军粮不够,项羽于是杀了宋义,率领楚军渡河,随后凿破所有船只,表示没有退路,只能胜利,在项羽的带领之下,楚军个个争先,秦军溃败,秦军主力投降,秦朝基本上灭亡。也因为巨鹿之战,项羽积累了巨大的声望,成为此后分封诸侯的资本,项羽成为事实上的天下共主,也就是百二秦关终属楚。


不过因为项羽让人截杀楚怀王熊心,对刘邦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最后在楚汉之争中完全失败,步上了楚国名将的后尘,在乌江自杀。

第2个回答  2012-05-14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全文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
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引用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典故和典故之后的对应结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吴国。蒲松龄以此联激励自己,终于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追问

谢谢啦~你好彪悍!~~~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2-22
这幅对联的作者目前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抗清名将金声(字正希)所作,出自于清代文学家吴恭亨《对联话》记载:“金又有题书室联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精气四射,咄咄逼人。后日之起兵与清军战,此联即其张本。”

另一种说法是前明孝廉胡寄垣所作,出自于清代学者邓文滨《醒睡录》记载:“初入学,试下等,愤甚,即登楼读书,不下梯者三年。自题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后数年遂中。”

因此这幅对联的真实作者已不可考,但这幅对联是一副立志好对毋庸置疑。

扩展资料:

1、破釜沉舟的故事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2、卧薪尝胆的故事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夫差俘虏。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与命运同甘共苦,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第4个回答  2018-10-21
一种说法是抗清名将金声(字正希)所作,出自于清代文学家吴恭亨《对联话》记载:“金又有题书室联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精气四射,咄咄逼人。后日之起兵与清军战,此联即其张本。”

另一种说法是前明孝廉胡寄垣所作,出自于清代学者邓文滨《醒睡录》记载:“初入学,试下等,愤甚,即登楼读书,不下梯者三年。自题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后数年遂中。”

因此这幅对联的真实作者已不可考,但这幅对联是一副立志好对毋庸置疑。

扩展资料:

1、破釜沉舟的故事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