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如题所述

认识的本质: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的同一关系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其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认识的发展规律是: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扩展资料

认识的发生、发展和结束,是在认识意识的指挥下实现的,认识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认识的过程是认识发生以前确立的认识意向、认识方案、认识路线、认识法则的展现过程。

通过详细地观察认识的过程,就可以发现主体在认识行为发生以前确立的认识目的、认识意向、认识方案和认识路线,发现存在于认识之中的认识意识。

认识意识是思维组织对感知组织获得的知识分析处理后产生的,是指挥感知组织主动收集有关客体属性和规定的知识,为思维作好知识准备的意向、方法、路线、方案和命令。

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是引起主体的思维组织对感知组织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产生认识意识的直接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6

人类认识的本质就是:人类依靠自身的意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按照特定的规律加以主观创造并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其发展的规律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这样一个不断地实现量变到质变的发展。

人是认识的主体之一,其他动物、昆虫、植物也是认识主体大家庭中的成员。客体是同主体处在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关系中的事物、现象、环境、矛盾和问题,是具有多种属性和规定的认识对象,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扩展资料:

认识的辨析:

认识是主体发现客体对主体有所作用和影响后,感知组织在思维组织产生的认识意识的指挥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收集目标客体的属性和规定知识,发现主体生存和发展面临的现实危机、矛盾和问题,探索通过主体行为解决主体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意向、方法、路线、和方案的行为。

认识的发生、发展和结束,是在认识意识的指挥下实现的,认识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认识的过程是认识发生以前确立的认识意向、认识方案、认识路线、认识法则的展现过程。

认识意识是思维组织对感知组织获得的知识分析处理后产生的,是指挥感知组织主动收集有关客体属性和规定的知识,为思维作好知识准备的意向、方法、路线、方案和命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11
认识的本质: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的同一关系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其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认识的发展规律是: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20
人类认识的本质就是人类依靠自身的意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按照特定的规律加以主观创造并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其发展的规律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这样一个不断地实现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5-11
认识的本质:是认识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认识客体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
发展规律:实践—认识—实践,无限循环往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