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创始人和他的简介。

如题所述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爵士(1955年出生于英国)是万维网的发明者,互联网之父,英王功绩勋章(OM)获得者,不列颠帝国勋章(OBE)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9年3月他正式提出万维网的设想,1990年12月25日,他在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里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他是关注万维网发展的万维网联盟的创始人,并获得世界多国授予的各个荣誉。他最杰出的成就,是免费把万维网的构想推广到全世界,让万维网科技获得迅速的发展,深深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
-----------------------------
中国互联网创始人

 钱天白教授:中国互联网创始人

  钱天白:中国Internet之父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1990年11月28日,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的前身DDN-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

  1994年5月21日,在钱天白教授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

  1999年底,在跨入新世纪的时刻,中国的上网人数已经达到600万人以上,上网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是陌生的词汇,成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各种大大小小的网站如雨后春笋,Internet大潮真正排山倒海地涌向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惊人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10年前又是什么样,没有几个人知道Internet为何许物,更别提上网体验了。

  在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时,我们应该铭记一个人。是他,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在Internet上喊出了中国人的声音。是他,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的前身DDN-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为中国在Internet上争得了一席之地,使中国成为了Internet大家庭中的一员,并使得中国可以系统完善地规划自己的信息网络。是他,领导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放在国外的历史,从此,中国的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第一上网人”,对Internet在我国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Internet先驱者之一的钱天白教授。

  国事

  钱天白与Internet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70年代末,那时他赴德国为兵器工业部引进大型计算机,第一次听说了Internet这个词汇,这引起了他的关注。到了1987年,他参加了国际互联网交流会,这是中国人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类似的国际会议上,令与会的欧美国家代表惊讶。从那以后,用他自己的话说,“也就绑在这个网络战车上了”。

  为了推广Internet,钱天白可以说是不遗余力。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件辉煌大事以外,他还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作为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客座研究员、CNNIC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信息办安全专家组成员,他为CNNIC的筹备、运行、管理,我国第一个域名管理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我国信息网络的安全运行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主持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在Internet中正式注册并投入正常运行的CANET网络中心。作为我国在Internet中的代表,他负责国际国内网络互连的技术协调工作,同时致力于推动我国国家级科研教育计算机网的规划建设工作。

  在普及宣扬Internet概念上,钱天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首先身体力行,自电子邮件在中国首次开通以来,有数十个科技单位通过他的渠道收发电子邮件。从1987年开始,他去开国际会议并不是用传真、信件来进行联系,所有事项都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包括定旅馆,包括会议注册、报到等。每次出差,钱天白都会尽快与当地网络人取得联系,共享网上信息。他白天的时间可以说是100%在网上,晚上也得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作为业余活动在网上跟踪国外的先进技术、发展动态,来联系网络界的朋友。

  钱天白所做的大量无形工作是影响周围的人。90年代以前,Internet的概念还不为人所知,钱天白费了很多口舌给领导、亲戚、朋友、同学讲述,在业界做了大量报告,一点点地做推广工作。他事无巨细,甚至具体到影响身边的人上网,在他的指导下上网的同学、同事、朋友就不在少数。

  我们眼前的钱天白完全是一个英雄形象:振臂一呼,举起了中国进军Internet的大旗。

  到了1996年的时候,很多的媒介、普通的人开始关注上网,他的心情高兴得无以复加。他说,“我记得1987年在普林斯顿开会的时候,外国看不起中国:网络速度这么低,只有一个结点。但是我心里想,有朝一日,中国也会向其他国家一样,很快进入到信息化社会里头去。现在到了1996年,看到在中国无论是在宣传媒体还是周围的各行各业都开始掀起网络热,我当然很高兴,因为觉得是我十年以来做的一个梦。”

  梦实现了。令人扼腕痛惜的是,1998年5月,钱天白心脏病突发,过早地离开了他无比热爱而又极其需要他继续为之奋斗的网络事业,英年仅仅53岁。

  钱天白在世的时候,就明确看到互联网会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但他预测时间不会是特别短,因为这里头牵扯到我们要发展自己民族信息产业的问题。整个Internet是在美国的文化上发展起来的,对中国人来讲并不是完全适应的,因为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必须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的信息网络应该是满足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可以告慰钱先生的是,在他去世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信息化进程超过了他的预测,互联网已经开始影响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加速的进程已势不可挡。

  家事

  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钱天白,并没有忽视家庭生活,在家中,他同样作得很成功,在父母的眼中,他是孝顺的儿子;在妻子的眼中,他是有情有义的丈夫;在兄弟姐妹眼中,他是可亲可敬的兄弟。

  1969年,因为家庭成分不好,钱天白被发配到了东北辽阳一个盲人小工厂,才能没法施展,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就此消沉,而是以“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自勉。

  他还以此来勉励弟弟妹妹们,不要虚度年华。他给大妹妹红菱做了一个收音机,同时寻找各种各样的英语教材,尽可能地为她自学英语创造条件。红菱在他的影响与帮助下,在20多年里,孜孜以求,从一个乡村教师,成为无锡最好的中学里的最优秀的老师。这期间她当过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过五一劳动奖章,当选过全国人大代表。1969年,钱天白的七个兄弟姐妹天南海北,有的在西北,有的在东北,有的在苏北,有的在安徽,钱天白时时挂念着他们,最不放心的是那时只有十五岁、正在长身体的小弟弟天洪,为了让天洪不要过于劳累,他每个月从自己仅有的三十多元工资里,拿出十五元寄给天洪。

  在钱天白的眼里,爱,不仅仅是一种缘分,而且更是一种责任,为了照顾、呵护重病缠身的妻子,前前后后耗尽了他近20年的漫长岁月。婚后不久,他发现妻子患有重病,于是便开始了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四处求医问药的旅程。多少年来,他用善良,用真诚的爱,用惊人的毅力和耐心,在尽一个丈夫的责任。1993年妻子去世后的三年里,他还沉浸在深深的缅怀中,在妻子的遗像前不断献上哀思,一直到入土为安的那一天。

  祸不单行,送走了妻子之后,父亲又一病不起。五年里,钱天白只要一有假期,就会立刻飞回老家无锡,对父母尽孝心。端屎、端尿、喂饭、翻身,伺候得细致周到,给年迈的父母送去宽慰,带来欢乐。

  钱天白生活中最大的陋习,就是喜欢抽烟,坐飞机旅行,先要问问能不能给他一个吸烟的座位,逛商店还没走上几步,就急急忙忙地跑出来,为的就是吸上一支烟。吸烟有害,对身体不好,道理他不是不明白,可是多少年来他思考,他工作,甚至休息,都离不了这支烟。

  在品尝了事业成功的喜悦之后,钱天白也留下了一丝遗憾,因为人生的许多乐趣,他还没有得及享受。他与生俱来具有艺术细胞,曾定下过计划,有朝一日一定要学会跳舞,唱歌,要练练书法和绘画,甚至学学弹钢琴,只可惜都还来不及实现。为了事业他舍弃了个人的享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互联网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

爵士(1955年出生于英国)是万维网的发明者,互联网之父,英王功绩勋章(OM)获得者,不列颠帝国勋章(OBE)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简历:1989年3月他正式提出万维网的设想,1990年12月25日,他在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里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他是关注万维网发展的万维网联盟的创始人,并获得世界多国授予的各个荣誉。他最杰出的成就,是免费把万维网的构想推广到全世界,让万维网科技获得迅速的发展,深深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

历史起源 因特网,又叫国际互联网,英文是Internet。它最早是美国国防部为支持国防研究项目而在1960年建立的一个试验网。它把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计算机联接到一起,这样,研究人员就可以通过这个试验网随时进行交流,而不必再频繁地聚在一起开会讨论问题了。同时,由于各地的数据、程序和信息能够在网上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资源,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工作成本。 


因特网的发展70年代末,计算机远距离通讯需求开始实现,于是针对性的研究开始实施并最终在技术上得以实现,越来越多的、更广范围的计算机可以联接在一起,充分体验到这一全新通讯方式的优点。 


1983年,因特网已开始从实验型向实用型转变。随着对商业化使用政策的放宽,因特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的传递,网上信息服务出现了。许多机构、公司、个人将搜集到的信息放到因特网上,提供信息查询和信息浏览服务。人们把提供信息来源的地方称为“网站”,即因特网上的信息站点。凡是连入因特网的用户,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时刻,都可以从网站上获取所需的信息和服务。可以说,此时的因特网才真正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也正是从这时起,因特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机构、团体和用户,这个网也随之越来越庞大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4-29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爵士(1955年出生于英国)是万维网的发明者,互联网之父,英王功绩勋章(OM)获得者,不列颠帝国勋章(OBE)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9年3月他正式提出万维网的设想,1990年12月25日,他在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里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他是关注万维网发展的万维网联盟的创始人,并获得世界多国授予的各个荣誉。他最杰出的成就,是免费把万维网的构想推广到全世界,让万维网科技获得迅速的发展,深深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0-30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爵士(1955年出生于英国)是万维网的发明者,互联网之父,英王功绩勋章(OM)获得者,不列颠帝国勋章(OBE)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9年3月他正式提出万维网的设想,1990年12月25日,他在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里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他是关注万维网发展的万维网联盟的创始人,并获得世界多国授予的各个荣誉。他最杰出的成就,是免费把万维网的构想推广到全世界,让万维网科技获得迅速的发展,深深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
第4个回答  2012-05-08
打开参考资料里面有比较详细的内容介绍。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646504.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