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

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

《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扩展资料

孟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1、启发宋明理学

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只要每人扩充善性,压抑物欲之性,自身反省。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2、促成“道统”观念

孟子时,把尧、舜、禹、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视为儒家的“道统”(一脉相承的知识系统)。从此,儒家的道统观念与儒家思想之间,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3、民本思想的影响 

孟子的民本思想,行仁政的主张,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这套革命理论,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创见,虽然此说缺乏现代的民主精神,却成为传统制度中,抑制君权的合理性渊源。孟子“为民制产”的主张,更成为历代经济制度的最高理想。

孟子的性本善,说教化可以唤起人的善的本质,我觉得类似于基督教的“只要信仰,便可得救”。同为儒家的荀子认为“性本恶”,为他的学生李斯和韩非提供了严刑厉法的理论。但在当时那个混乱的年代,也许后者最符合当时历史的发展潮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8

首先,《孟子》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层次分明,步步深入。比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本文意在说明“实行仁政”和“得民心”的重要性,但作者并没有开门见山。

而是从战争中的天时,地利,人和说起,得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任何”的结论,推导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这样水到渠成,是文章更加紧密,具有说服力。

其次,《孟子》还善用对比的手法。在《鱼,我所欲也》中,作者把“向”和“今”做对比——从前为了道义,连维持生命的饭食都可以不要,可今天看见比饭食贵上百倍不义之财而放弃了道义,这样一对比,使作者的观点更加鲜明,立场更加坚定。

扩展资料:

艺术特色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

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8-03

一、特点:

1、首先,《孟子》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层次分明,步步深入.不如我们学过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本文意在说明“实行仁政”和“得民心”的重要性,但作者并没有开门见山,而是从战争中的天时,地利,人和说起,得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任何”的结论,推导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这样水到渠成,是文章更加紧密,具有说服力。

2、其次,《孟子》还善用对比的手法.在《鱼,我所欲也》中,作者把“向”和“今”做对比——从前为了道义,连维持生命的饭食都可以不要,可今天看见比饭食贵上百倍不义之财而放弃了道义.这样一对比,使作者的观点更加鲜明,立场更加坚定。

3、还有,“类比”也是《孟子》中比较常见的手法.在《鱼,我所欲也》的开头,把生比做鱼,把义比做更加贵重的熊掌,这样一类比,义和生哪个更加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二、孟子

1、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生于曲阜市小雪街道凫村,战国时期邹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2、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一、雄辩色彩
1.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
2.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机彀,便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例《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二、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典型事例,如《齐桓晋文之事章》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实。比喻,如为了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章》寓言故事,著名的如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上》)、 “揠苗助长” (《公孙丑上》)等。
第4个回答  2012-05-28
孟子的语言特点是,刚毅不失婉转,正义不失变通。圣人都对人性有透彻的认识,想了解孟子,还是要读他的《孟子》,不止一遍的反复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