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

如题所述

再障的病因迄今尚不完全明了,但约半数病例与已知的药物、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及病毒感染等有关,应设法防止这些病例的发生。 1.一级预防 在老年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之前,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其致病因素,从而防止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 具体如下: (1)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保健工作和原子能事业的迅速发展,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日益增多,已经证实慢性外照射可以引起再障。故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加强防护措施,避免慢性外照射的发生,由此而导致的再障将可能预防。 (2)相当多的再障病因是药源性,国内外的调查都提示氯(合)霉素是引起药源性再障的最危险因素,其次是苯类物质和保太松。在日本自1975年以后由于对氯霉素颁布了限用的通知,其后男性再障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均有所下降。 为预防药源性再障的发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特别是对氯(合)霉素,能用其他药代替的尽量不用。 ②对用损伤骨髓造血的药物患者进行严密的血液学观察,必要时做骨髓检查,一旦发现白细胞有下降趋势,骨髓幼红细胞胞质中出现空泡时应及时停药。 ③对就诊患者宣传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的重要性。 ④建议有些药,如氯(合)霉素不能在门市部随意销售。 (3)接触农药1605、1059等亦可致再障,对这些农药短则半年,长则数年的接触在防护不好的情况下易导致再障,为此使用农药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深入进行防护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杜绝农药中毒的发生,以减少再障的发病率。 (4)曾有长期饮用超量糖精水发生再障的报道,故应指出不应随意大量食入糖精。 (5)预防感染:某些感染性疾病可以继发再障,如在病毒感染中以传染性肝炎并发再障最多,常称为肝炎相关性再障,国外50年代曾报道过这类病例,60年代后病例日益增多,非甲非乙型肝炎均可并发再障,青年男子多见,多在肝炎恢复期发病,预后不良。肝炎相关性再障的病因多数认为由于肝炎病毒侵犯骨髓,骨髓微环境发生损害,妨碍了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而导致再障。鉴于感染可继发再障,故加强身体锻炼,规律的生活,舒畅的精神,劳逸结合的工作,适当的营养均可增强体质,可有效地防止感染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及时有效的治疗,尽快控制病情对预防再障至关重要。 2.二级预防 对老年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高危人群进行筛检,以期发现无症状的临床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其病死率,定期检测血常规,必要时进行骨髓穿刺以及骨髓活检检查。对已患病的群体采用药物治疗预防复发和加重。 3.三级预防 对临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积极系统的治疗,防止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期。 4.危险因素 (1)化学因素:引起再障的药物及化学物质有苯、氯(合)霉素、各种抗癌药、磺胺药物。 (2)物理因素:X线、镭、放射性核素等。 (3)生物因素:病毒性肝炎、各种严重感染、烧伤等。 在各种理化因素引致的再障中,有些致病因素与其剂量有关,即接受了足够的剂量,一般人群均可发生再障;有些致病因素与其剂量关系不大,而和个体敏感性有关,虽然剂量不大,但个别人发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3
再障是人体遭受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毒邪侵袭,直伤脏腑,损精耗血,而见精血亏虚之证。治疗当以托毒透邪、填精益髓、益气生血为法则。现代研究发现,许多补肾填精、益髓生血、健脾益气和清热解毒的中药,具有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生、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血细胞再生疗法就是通过中医辨证,根据再障患者证型选方用药,分阶段治疗,第一阶段:托毒透邪稳定病情,第二阶段:滋阴补肾填精生血,第三阶段:温阳补肾疾病康复。本疗法内治法与外治法并用,相互配合,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托毒透邪、填精益髓的功效,使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第2个回答  2013-12-13
您是要问怎么治疗还是怎么护理还是需要其他的建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