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升级如何做好数据迁移

如题所述

有句话这样形容信息化系统的几个重要因素,“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数据对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具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实际上,信息系统内部以及信息系统间相互流动的信息都是依托企业的数据信息产生的,如果企业没有很好的将数据整理、分类、应用,可以说,这个信息系统差不多是不成功的。就像早些时候很多企业大干特干“数据集中”一样,他们其实都是在对数据进行保护、规范、控制,目的当然也很简单,就是为企业的信息化提供数据支持。数据迁移往往是ERP更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各种原因,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ERP系统替换问题,而在系统更换前,现有ERP系统中有效数据的倒入,对ERP系统切换以及新系统正常运行有着重要影响。数据迁移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新系统不能正常启动,而迁移过多垃圾数据,将有可能使新ERP系统运行缓慢、甚至瘫痪。因此,在进行新旧ERP系统替换过程中,企业CIO们除了要对新ERP系统进行项目需求、规划、实施,解决用户应用习惯以及开发相关接口外,还要认真考虑历史数据的导入问题。尤其是在现有ERP系统运行数年,积累了上百GB数据的情形下,CIO们更需要仔细衡量历史数据的有效性和对新系统的影响以及数据迁移的方式和方法。而这决不仅仅是异构数据库、不同存储设备之间数据迁移那么简单,它更像是对以前ERP数据以及ERP业务流程的重新审视和考核。解决好ERP替换过程中的数据迁移问题不仅是新ERP系统成功上线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同时也是对已有ERP系统的一次全面总结和反思。数据迁移切忌完整对于传统数据迁移或数据库更替问题,企业CIO或数据库开发维护人员考虑得更多的是数据迁移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但是对于ERP替换过程中的数据迁移而言,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却是大忌。因为新旧ERP系统替换过程中,历史数据的迁移绝对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虽然看似一个简单的数据库更替问题,但是,它涉及到从一个ERP系统到另一个ERP系统,从一个应用模式转向另一个应用模式的转变,这更多的是ERP本身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同一厂商不同ERP产品替换,由于系统是在同一数据库基础上开发,而且存储逻辑或方法基本相同,所以旧系统中的数据利用率会很高,可以达到70%;而对于不同厂商的ERP产品替换,其旧数据利用率不超过10%,而且旧系统中数据利用得越多,新系统的负担就越大、性能越差、信息越不准确,这与简单的数据库迁移强调完整性有着本质区别。而且,虽然用户选择的ERP厂商所提供ERP产品的模块可能相同,但是在相应实现方法、数据库记录的表结构以及ERP工作流程方面却是大相径庭,因此,ERP替换过程中的数据迁移不仅仅是数据的导入、导出问题,更是系统的更换、工作方式的改变。所以,在进行ERP数据迁移时,企业CIO们不应简简单单地把ERP数据迁移看作是单一的数据库问题。企业CIO们首先应根据新ERP系统的需求设立项目目标,针对新的模块确定所要迁移的有效数据,其次才是ERP数据迁移过程中的技术实现问题。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易飞服务部经理梁景茹建议,用户最好能请曾长期应用旧系统的人员参与到数据迁移小组中,以了解新旧系统的数据库和有关字段,避免数据字段对应错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