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贤易色“帮忙一个字一个字翻译这句话

如题所述

第一个贤:动词,指德行和学问修养较高;第二个贤:贤者;易:轻视。色:姿色。

出处:

春秋·孔子《论语》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白话译文:

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此句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东汉永平元年(58年)徐防上书云“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是汉人于七十子重子夏,故以《毛诗》直承子夏。

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

《论语》的作者中当然有孔子的学生。《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

《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

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8
贤贤易色:第一个贤,动词,以…为贤(引申为注重);第二个贤,贤良;易,轻视。色,姿色。
译文:重贤良而轻姿色。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8
一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二点注
贤:甲骨文【巨又】组合。巨:目之形,又:手之形。籀文【巨又贝】组合。贝:壳臼之形,心窍之意也。贤字本意:手心通,眼心通,手眼通灵也。
贤贤:手眼通灵的贤士。
易:易于,容易。
色 :经学谓之五蕴“色受想行识”第一蕴。人获得外界信息有六个根本法门:眼耳口鼻肤意,此六个法门又简称为六根。
人眼视觉神经元接受外来光线,形成视觉电脉冲信息可谓眼色
人耳听觉神经元接受外来声波,形成听觉电脉冲信息可谓耳色
人口通过味觉神经元接受外物激发,形成味觉电脉冲信息可谓味色
人肤通过触觉神经元接受外物触发,形成触觉电脉冲信息可谓触色
人鼻通过嗅觉神经元接受外气诱发,形成嗅觉电脉冲信息可谓嗅色
以上五色信息流传至于心心所,可蕴育转化为五种识:视识;听识;味识;触识;嗅识,五识加上第六感意根形成的意识,合称为六根识。
三译文
先天手眼通灵的贤士易于获得色识。孝敬父母能竭尽其力;为君王做事,能设身处地为君王所想;与朋友交往,能言而有信;虽说这样的贤士未曾上过学,我必说他是前世曾经学过的过来人。
四简释
子夏法华说贤贤,恰似木华夏葳蕤。话说生而知之的贤士天生知孝,因此他孝敬父母能竭尽其力;天生知忠,因此他为君王做事,能设身处地为君王所想;天生知信,因此他与朋友交往,能言而有信。
追溯这种先天之知的缘源,亦可说是学得于自然。虽说贤贤者的生而之知不是他当世修学所得,却也是有赖于他前世先祖修学所得,通过遗传基因遗传给他的基因识罢啦。
佛学将这种基因识称谓“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若翻译成现代语就是:阿拉依赖爷辈基因遗留识。
参见《论语》释解,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5-17
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第一个贤,动词,“以之为贤”,尊重
第二个贤,名词,好的品德
易,动词,“以之为易”,不看重
色,女色追问

第一、二、个是动词;其余两个是名词。"因为古代的词汇经常运用这样一种规律:以某一具体的人和物的性质、特征升值原料来代表那一具体的人和物"
所以能不能将第二个贤字认为是由上述规律指出的,代表贤能之人,如果可以这样,那么整个"贤贤易色"中的"色"字也应该对应“贤”字,来代表,很可能是人,那么就有可能指女人。“尊重贤能之人轻看貌美女子”如果都理解为名词,则“看重品德而轻看外貌”

追答

我理解,这里还主要是体现需要的态度。每个人都有品德、外貌。这句话重点是看人时,要注重品德,不要过于注重外貌。

颜师古 注:“贤贤,尊上贤人。易色,轻略於色,不贵之也。”
在实例中的用法: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我却待‘贤贤易色’将心戒,怎禁他兜的上心来。
从实例来看,还是形容行事的态度。

追问

子夏说:“我重内在而忽视外在;(像那些)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人),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因为他们都是有内在,贤能之人,我不在乎她们有没有读过书,读书在这里只是外表形式罢了)”
如果这么翻译的话,你觉得怎么样?

追答

意思有了,但好象原文描述的一些详细的情况就漏掉了。就好象只有理解后的结果,而没有原作者所表述的内容了。
这样翻会不会更好一些:(如果一个人的行事),对人,重品德而轻外表;对父母,尽心尽力服侍;对君王,毫无保留;对朋友,言而有信。那么........

追问

我是觉得"贤贤易色"是一个开场白,点明主旨,后面的“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具体举例,最后的“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为呼应第一句。
如果说“贤贤易色“也翻译为和中间部分一样,那为什么中间的部分语句结构一致,使用排比结构,而第一句和他们不相同呢。
这个句法有点类似于:
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5-17
出处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贤贤易色:第一个贤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尊重”的意思,第二个贤指贤人。贤贤即尊重长者。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色”态度、形色,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   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委弃”,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尽心尽力。   看到贤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所谓许身为国。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我一定说这人是有真学问的。
编辑本段辨析
  我们看原文“贤贤易色”,两个贤字,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因为中国文字有时候是假借的。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人--学问修养好的人。易,改变。在春秋的时候,易的改变暗含着持续的,不间断的改变。色:态度,对人对事对社会的态度。贤贤易色换个说法就是:见贤思齐。   “易色”,古人如宋儒他们,是怎么解释的呢?他们对“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贤贤易色”就是看到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恋爱中的,把女朋友都丢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说法,我认为孔夫子不是圣人了。因为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   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下面还有证明,所谓“态色”就是态度。“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这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个如何坏的人,看到一个好人,总会不自觉地对这好人比较友善,这是人之常情。   杨伯峻先生更正贤贤易色的解释:对妻子,看中品德,不看中姿色。理由是:与以下三句相比,此处不应当为泛指;奴隶社会中夫妻关系是“人伦之始”和“王化之基”   色指“容貌”,意思是我们只应注重别人的品德,不要在意他的相貌。也就是“人不可貌相”,要“见贤思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