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系部介绍

如题所述

机械工程系以“品牌专业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的发展目标,重视专业设置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社会需求性,面向社会的经济发展,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在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机械工程系已发展成为该校规模最大、最具实力的系部之一,在校学生规模3000多人。目前开设有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运用与维修、农业机械化、城市轨道交通等专业。
机械工程系建有设备先进、齐全、体系完备的现代制造技术中心、汽车维修实训基地两个校内实训基地,不但能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还可面向社会和企业进行技能培训。其中现代制造技术中心拥有焊接实训室、模具拆装实训区、普通机加工实训区、钳工实训区、数控机床实训区、数控仿真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汽修维修实训基地拥有汽油发动机实训室、柴油发动机实训室、汽车电气设备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汽车空调实训室、整车实训室、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训室、汽车多媒体仿真实训室等12个专业实训室。
机械工程系坚持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向导,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思路,培养了大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我系学生屡次在南宁市和自治区举办的各种技能比赛中获奖,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并深受企事业单位的好评。 计算机信息工程系始建于1994年。目前本系开设了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服装模特与表演专业、服装造型与设计专业、广告与艺术设计专业、动漫设计专业、影视多媒体专业、网站设计与开发专业、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维修专业、网络信息安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业设计专业、计算机操作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学科之一。
计算机学科是国家示范性专业之一,整个学科点和学科梯队的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其中教授5人,高级讲师27人,讲师28人,工程师20人,技师29人,助师3人,研究生25人,师员2人。系教师中的80%先后到国内各高校进修深造,具有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主要科研成果有:组织并编写出版中职教材68册(在广西各中专学校作为重点推荐教材),教师出版个人专著25部,并出版109篇论文,及立项25个课题,其中获得自治区级一等立项课题5篇。
同时,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指导下,我系学生技能也到了空前的水平,连续6年在全区计算机技能及服装技能比赛中成绩最好,目前共有20名学生代表广西参加全国比赛,也是该校代表广西参加全国比赛人数最多的系部: 2006至2011年各类技能及文体活动比赛获奖情况: 国家级 自治区级 院校级 一等奖(人/次) 2 一等奖(人/次) 35 一等奖(人/次) 250 二等奖(人/次) 18 二等奖(人/次) 52 二等奖(人/次) 321 三等奖(人/次) 25 三等奖(人/次) 80 三等奖(人/次) 599 学校高度重视计算机信息工程系的发展,一方面引进优秀的专业教师,另一方面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目前我系有五个综合实训中心(计算机应用实训中心、计算机基础实训中心、计算机网络实训中心、动漫设计实训中心、服装设计实训中心)共45间实训室,总资产达到1800多万元。
计算机信息工程系06级学生702人、07级学生715人、08级学生750人、09级学生774人、10级学生780人、11级学生800人。17年,我系为社会培养毕业生近10000多人。毕业生就业多对应于计算机进行管理、开发、设计的公司、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达98.6%。 电气工程系是该校重点骨干处系之一,是培养机电、自动化以及电子电器、家电制冷、信息通信类、楼宇智能化专业人才的摇篮。本系现有九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自治区示范专业;在校学生1670人。本系是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成立的三级培训机构,设置有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考试点。本系学生实行“双证”毕业,可以获取相应专业中专学历证书以及低压电工作业操作证、电焊工操作证、家用电子产品维修中级工证、维修电工中级工证、用户通信终端产品维修中级工证、家用电器维修中级工证等,为学生就业和换岗提供强有力保障。电气工程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6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8人,拥有高级技师、技师及高级工15人,国家职业技能考评员9人,80%是双师型教师。
我系教学设施齐全,实验实训条件优良,校内设有设备齐全和先进的电工基础实验室、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电力拖动与电机实验室、电工技能实训室、供配电实训室、家用电器维修实验室、单片机及PLC实验室、自动化技术实训室、电气控制实训室、电工操作实训室、电子整机维修实训室、电子技能实训室、楼宇智能化实验室、制冷实验室等,在校外与南宁发电设备总厂、南宁富士康集团、广西移动通信责任有限公司、广西华润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大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教学实习基地,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能够学习理论知识之外,拥有广泛的实训、动手操作机会,真正能学习到实用技能,满足学生就业所需技能。 旅游服务系自2006 年成立以来,紧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结合市场的需求与本系特点,不断探索与创新,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全面实施人才培养品牌战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专业设置上,我系已由筹建之初的文秘、商务英语2个专业发展到9个专业,新增了市场热求的旅游服务与管理、烹饪、美容美发热门专业,现有在校学生 800多人。
我系拥有一支专业基础扎实、专业素质高、勇于创新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共有专业教师53人,其中高级讲师13人,讲师16人,助理讲师15人,教员9人。为了适应中职教学的需要,我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积极拓展,多方引进专业教师人才,邀请多家大型酒店高管和专职培训人员作为客座授课,开拓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使教学和学生培养能紧跟市场需求。我系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具有较强实力。近年来,学校加大了教学科研工作力度,鼓励全校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各类研究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我系多位教师在各项教学评比中获奖。
为配合教学,我系配套建设有:模拟导游实训室、语音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会议事务实训室、模拟档案管理实训室、语音室、形体礼仪实训室、餐饮服务实训室、中式热菜实训室、中式面点实训室、西式烹调实训室 、食品雕刻实训室、烹饪实践服务中心十三间实训室,实训室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210万元。并与南宁沃顿国际大酒店、红林大酒店、桃园饭店、广西中国旅行社、广西国际旅行社、南宁海外旅行社、上海豪普生达有限责任公司等区内外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之路,为学生实习就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提高人文综合素质的同时,紧紧围绕就业市场需要,突出实操能力的培养;全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专业知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拿到至少2种以上的专业技能证书,取得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使学生的培养真正做到“面向社会、满足需要”从而“获取肯定、利于就业”。 旅游服务系学生工作始终围绕提高本系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从思想教育、学风建设等方面重点加强建设。特别是开展了具有系部特色的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魔幻厨房大比拼”、“礼仪形象大赛”等等,这些活动集娱乐性、艺术性、思想性教育性为一身,受到学生的欢迎。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教师的辛勤培育下,我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参加全区、全国各类舞蹈、朗诵、技能竞赛、征文等比赛都获得不俗的成绩。2010年邹代玲、张天梅同学参加第一届广西职业教育新时代刘三姐选拔赛,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双双获得了“新刘三姐”的称号;在2010年全区中职技能大赛模特表演比赛中,我系邹代玲、张天梅同学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2010年全区中职技能大赛烹饪大赛我系共有6人参加四个项目的比赛,获得了雕刻类奖项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热菜类奖项两个二等奖。面点类奖项一个三等奖,获奖率100%,在2011年全区中职技能大赛中我系再创佳绩,获模特表演项目获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烹饪项目获三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我系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技术技能娴熟、上岗证件资格齐备,素质较高,因而深受用人单位喜欢。根据历年毕业生反馈,我系培养的学生就业领域涵盖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文秘、管理、餐饮、等多个服务行业,多人在工作岗位上被评为“先进”、“十佳”、“最佳”等荣誉称号并成为岗位排头兵。
《周易·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旅游服务系将以教育改革为动力,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宗旨,进一步实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目标。 化工系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一个骨干专业处系,硅酸盐专业是广西示范性专业。我系共有专任教师21人,技术力量雄厚。有副教授级以上高级职称9人,讲师1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以上学历19人,“双师型”教师19人,是我校师资力量最雄厚的系部。现开设有以下3个专业:
硅酸盐工艺及工业控制
培养目标:培养硅酸盐材料生产工艺运行值班人员及技术管理人员。
职业岗位:硅酸盐工艺及工业控制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水泥生产领域,从事由原料到成品的理化性能检测、生产工艺监管、设备运行巡检、集中控制管理及计算机操作等关键性生产岗位工作;也可以在相关行业的工业窑炉连续化生产线的操作及运行岗位从事生产运行值班及技术管理工作。考取技能等级证:分析工(中级)、水泥中央控制室操作工(中级)
食品生物工艺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加工与贮藏和食品工程技术知识,掌握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
职业岗位:食品加工与检验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食品、饮料、营养保健品、发酵工程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各类食品加工、原料及其产品的分析检测、产品营销等工作,及从事与食品相关产品的卫生监督、检验检疫工作。考取技能等级证:营养配餐员、公共营养师、乳品加工工、肉品加工工、啤酒酿造工、食品检验工等。
石油炼制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石油化工生产系统操作和常用设备操作维护,具有石油石化行业常见事故和故障的预测判断和排查处理能力的专门人才。
职业岗位:石油炼制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石油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石油产品加工等工作。考取技能等级证:化学检验工、化工仪表检修工等。
系部设有:普化实验室、分化实验室、水泥性能实验室、水泥强度实验室、中控操作仿真实训室等,实验实训设备完全能满足教学需要;并设立有国家专业职业技能鉴定站,能培养中、高级等技能等级证。一直以来,化工系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非常注重教研教改,承担多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十五”课题和区中专学校教研教改立项的项目,如《硅酸盐专业建设改革》、《硅酸盐专业进行学分制改革的探讨》、《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加强中职校硅酸盐专业分析化学实践教学化职业技能培训》、《建设具有广西特色的硅酸盐专业的研究》等,其中《硅酸盐专业建设改革》科研项目荣获2005年区教育厅授予的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奖。有多位教师公开发表论文并获奖。并有教师担任公开发行教材的主编或副主编。
2005年,农荣书记指导我系凌欢等同学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得最高奖-特等奖,并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2013年,参加广西技能大赛,李乃和主任、王丽副主任指导邓丽宏等同学参加“手工制茶”项目,获得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四个;黄丽宏老师、何式健老师指导梁华玉等同学参加“工业分析”项目,获得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黄太平老师、郑海晖老师指导李佳福等同学参加“化工设备维修”项目,获得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
化工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设置新专业及专业课程,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以增加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