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愿各位知道的朋友,来帮帮我, 谢谢了

1当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时
A长江流域进入梅雨期 B印度进入多雨季节
C蒙古高压势力强盛 D 地中海沿岸受到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2位于赤道与180度经线的某舰艇,向正北方向发射炮弹,炮弹应落在( )
A东半球 B180度经线上 C180度经线以东 D180度经线以西
若东半球与夜半球重合,回答
3北京时间为( )
A20时20分 B3时20分 C2时20分 D 5时20分
4地球在于北京处在同一时期的区域比另一日期的区域( )
A大一写 B小一写 C 相等 D不确定
5全球角速度还是线速度一样
东非大裂谷属于外力作用吗?
6北半球有一气压系统,其气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 )
A季一般出现在大陆内部 B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称高压脊
C是一个低气压区 D可能带来阴雨天气
7秋高气爽是什么原因
各位朋友,谢谢你们,我没积分,所以只能有5分了,请多多包含
高压脊,低压槽是什么啊,怎么认啊,

1选C
地球位于近日点是每年的1月初,是北半球的冬季,此时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盛,故选C。而长江流域进入梅雨期是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印度进入多雨季节、地中海沿岸受到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都是北半球的夏季,与题意不符。

2选C。
从赤道与180度经线的交点,向正北方向发射炮弹,炮弹进入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向,也就是向东偏转,必然落在180度经线以东地区,故选C。由于东西半球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自西经20度向西,经180度经线至东经160度为西半球,因此180度经线以东地区属于西半球,故A不对。

3选B。
东半球与夜半球重合时,东经160度地方时为6时,西经20度地方时为18时。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的地方时,与东经160度相差40个经度,地方时相差2小时40分钟(经度每个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而且地方时计算,采用东加西减的算法,东经120度位于东经160度以西,地方时计算用减法,从东经160度的6时减去2小时40分,等于3时20分,故选B。

4选B。
前面已经知道,东经160度地方时为6时,则东经70度地方时为0时(算法同前),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自东经70度(0时对应经线)向东至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范围与另一日期相比,小一些,故选B。

5地球自转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地球自转角速度也并非全球相等:南北极点没有角速度,其余各地角速度相等,均为15度每小时。

东非大裂谷成因不属于外力作用,而属于内力作用。东非大裂谷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是由于板块张裂形成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地堑(断层的一种组合形式)。

6选B。高压(反气旋)区气流旋转方向为:北顺南逆;低压(气旋)区气流旋转方向为:北逆南顺。本题题干强调北半球顺时针旋转的气压系统,应为高压,故选B。

7秋高气爽原因:受高压(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01
1、C
2、D
3、C
4、C
5、角速度一样,东非大裂谷不属于外力作用;
6、B
7、入秋以后,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变短,夜晚逐渐加长。地面吸收太阳光的热量逐渐减少,从地面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也随之减少,这样空中的云也就少了,即使是有云也是淡淡的一层,能见度很好,形成碧空万里的景象。
另外,入秋以后,造成盛夏闷热天气的暖湿空气(副热带高压脊控制),已经南移和退出大陆,而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的冷空气,却一股股南侵进入我国大部分省份而驱走了原来的暖湿空气。在冷空气占据的地方,除了温度降低了以外,空中的水汽也减少了,地面水蒸气上升也少,因此天空也就变成晴空少云了。于是,白天晴空万里,夜间星斗满天,使人感到秋天的天空特别高爽。
由于白天碧空万里,夜晚的天空又无云层遮盖,地面上的热量可以自由散放。加上入秋后,日短夜长,白天吸收的太阳热量,就不够弥补夜晚散放的热量,于是地面的温度就逐渐降低下来,但降低得还不多,因此是始凉未寒,气温宜人。同时,入秋后人们出汗较少,即使出点汗,由于空气中缺少水分,干而凉的空气使人身上的汗液很快蒸发掉,身上的衣服有凉爽感,因此给人们以“气爽”的感觉。
上面是具体的分析。
用气象术语来说,中国在秋季秋高气爽的原因就是:在秋季,随着副热带高气压的南撤,大陆上只剩下单一的高气压控制。在单一高气压控制下,下沉气流湿气流的主要形式,在下沉气流的作用下,天气晴朗,降雨稀少,形成了“秋高气爽”的天气。
第2个回答  2008-01-01
C C D A 角速度 不属于 B 高压控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