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i 的由来

详细一点

第1个回答  2012-05-28
虚数是指平方是负数的数。虚数这个名词是17世纪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创制,因为当时的观念认为这是真实不存在的数字。后来发现虚数可对应平面上的纵轴,与对应平面上横轴的实数同样真实。
1777年瑞士数学家欧拉(Euler,或译为欧勒)开始使用符号i表示虚数的单位。而后人将虚数和实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写成a+bi形式 (a、b为实数,a等于0时叫纯虚数,ab都不等于0时叫复数,b等于0时就是实数)。
通常,我们用符号C来表示复数集(复数就是实数和虚数的总称),用符号R来表示实数集。
每一个虚数可表达为 i×b,其中 b是实数,虚数单位i的定义是: i^2 = -1,或者i =√-1。

对于早期的数学家们来说,使得虚数成为似乎是合理的和可以接受的倒不是像x^2+1=0这样的二次方程的求解问题,而是具有实数根的三次方程求解问题。
1545年意大利米兰的卡丹发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一部代数学著作,提出了一种求解一般三次方程的求解公式:
形如:x^3+ax+b=0的三次方程解如下:
x={(-b/2)+[(b^2)/4+(a^3)/27]^(1/2)}^(1/3)+{(-b/2)-[(b^2)/4+(a^3)/27]^(1/2)}^(1/3)
当卡丹试图用该公式解方程x^3-15x-4=0时他的解是
x=[2+(-121)^(1/2)]^(1/3)+[2-(-121)^(1/2)]^(1/3)
在那个年代负数本身就是令人怀疑的,负数的平方根就更加荒谬了。
因此卡丹的公式给出x=(2+j)+(2-j)=4。容易证明x=4确实是原方程的根,但卡丹不曾热心解释(-121)^(1/2)的出现。认为是“不可捉摸而无用的东西”。
虚数闯入数的领域时,人们对它的实际用处一无所知,在实际生活中似乎也没有用复数来表达的量,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虚数产生过种种怀疑和误解。笛卡尔称“虚数”的本意是指他是假的;莱布尼兹在公元18世纪初则认为:“虚数是美妙而奇异的神灵隐蔽所,它几乎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两栖物。”欧拉尽管在许多地方用了虚数,但又说一切形如√(-1)、√(-2)的数学式都是不可能有的,纯属虚幻的。欧拉之后,挪威的一个测量学家维塞尔,提出把复数a+bi用平面上的点(a,b)来表示。后来,高斯提出了复平面的概念,终于使复数有了立足之地,也为复数的应用开辟了道路。现在,复数一般用来表示向量(有方向的数量),这在力学、地图学、航空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虚数越来越显示出其丰富的内容。
第2个回答  2012-05-26
尤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年,出生瑞士)定义的

1738年右眼失明,1766年全盲,仍以一年平均执笔800页论文惊人速度不断著作,据说一生一半以上的著作是全盲後利用口述方式完成,他并找到宣称为[世界上最美之数学式--尤拉恒等式eiπ+1=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