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能源植物的安全性

介绍一下转基因食品

第1个回答  2012-05-19
尽管转基因作物在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可通过转基因能源植物为缓解世界能源危机作出巨大贡献,但因其可使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通过花粉和种子等途径在种群之间扩散,有可能产生“超级杂草”,或使其他植物的性状产生意外的改变,进而给人类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害。同时,转基因作物和以此为原料制造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尚未有定论,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和日本等地,人们对转基因植物安全性问题的争论和担忧已经影响到了转基因植物商业化的推广和应用。
为了摆脱转基因技术在推广和应用中的诸多烦恼,科学家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进行了多次尝试。例如曾先后利用转基因植物花粉不育技术、无籽技术和叶绿体转基因技术来控制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但因这些技术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源基因的扩散问题,还是无法令公众彻底解除对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食品的戒心。

食品安全性也是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经合组织1993年提出了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实质等同性原则。如果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具有实质等同性,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如转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抗病毒植物及其产品与田间感染病毒的植物生产的产品都带有外壳蛋白,这类产品应该认为是安全的。若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不存在实质等同性,则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在进行实质等同性评价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一些主要方面。
  有毒物质。必须确保转入外源基因或基因产物对人畜无毒。如转Bt杀虫基因玉米除含有Bt杀虫蛋白外,与传统玉米在营养物质含量等方面具有实质等同性。要评价它作为饲料或食品的安全性,则应集中研究Bt蛋白对人畜的安全性。目前已有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Bt蛋白只对少数目标昆虫有毒,对人畜绝对安全。
  过敏源。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着许多过敏源。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源形成的基因转入新的植物中,则会对过敏人群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转入过敏源基因的植物不能批准商品化。如美国有人将巴西坚果中的2S清蛋白基因转入大豆,虽然使大豆的含硫氨基酸增加,但也未获批准进入商品化生产。另外还要考虑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18
我们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都是转基因的 不都做成油拿来炒菜了么
第3个回答  2012-05-18
百度百科里很详细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