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壶丹书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原文

景公游于,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何鄙也,不亡何待乎?”

翻译

齐景公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得到一个金壶,就打开一看,里面有红笔写成的文字:“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不要乘坐劣马。”景公说:“有道理!就像这样说的!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晏子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

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让没有才能的人在国君身边。”齐景公说:“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晏子回答说:“有这样的言语也会亡国。我听说:‘君子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一定会公行于天下。’纪国有这样的言语,却藏在金壶里,是多么庸俗浅陋,亡国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扩展资料

文章背景

本篇文章选自晏婴所著的《晏子春秋》,《晏子春秋》为记载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丞相晏婴言行活动的一部书,成书于战国时期。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

《晏子春秋》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表现出晏婴的聪明和机敏,如“晏子使楚”等就在民间广泛流传。通过具体事例,书中还论证了“和”和“同”两个概念。晏婴认为对君主的附和是“同”,应该批评。而敢于向君主提出建议,补充君主不足的才是真正的“和”,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这种富有辩证法思想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成为一大亮点。

作者简介

晏婴(出生年份不详—前500年),姬姓(一说子姓),晏氏,字仲,谥“平”,史称“晏子”,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齐景公四十八年(前500年),晏婴去世。其思想和轶事典故多见于《晏子春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1

金壶丹书原文:

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

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所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何鄙也,不亡何待乎?”

白话释义:

齐景公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得到一个金壶,就打开一看,里面有红笔写成的文字:“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不要乘坐劣马。”

景公说:“有道理!就像这样说的!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

晏子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让没有才能的人在国君身边。”

齐景公说:“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晏子回答说:“有这样的言语也会亡国。我听说:君子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一定会公行于天下。纪国有这样的言语,却藏在金壶里,不亡国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此文出自春秋·晏婴所写的《晏子春秋》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晏子,名婴,齐国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人,生年不可考,卒于公元前500年。他出身世家,年轻时就从政。其父晏弱去世后,他继任齐卿,历仕灵、庄、景三朝,长达五十四年。

晏子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智者”,他在世的时候正值齐国不断走向衰落的年代,国君昏聩,权臣把持朝政,外有秦、楚之患,内有天怒人怨之忧。

晏婴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尽力补天,力挽狂澜,使齐国在诸侯各国中赢得了应有的地位,他本人也成为齐国历史上与大政治家管仲并称的声誉。

从《晏子春秋》所反映出来的内容看,它表现出来的近似于儒家学说的思想在孔子之前,但是我们不能把它划入后起的儒家学派中,不然,晏子就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了。

《晏子春秋》表现出来的近似于墨家思想的尚俭观点,与墨家尚俭的目的、作用也迥然不同,因此也不能把它归入墨家学派中。

我们只能说,《晏子春秋》就是《晏子春秋》,它不属于儒家的思想体系,也与墨家有着本质的区别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

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

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景公①游于纪②,得金壶,乃发③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④,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⑧言!食鱼无反,则恶⑨其鳋⑾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⑩不远也。”晏子⑤对曰:“不然⒂。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⑦,则无置不肖⑿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所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⑥;纪有此言,注之壶,何鄙⒃也,不亡何⒁待乎?”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注释
1 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   
2 纪:原是春秋时期一个诸侯国,后为齐国兼并。   
3 发:打开。   
4 反:同“翻”   
5 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的国相,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  
 6 闾:里巷的大门。   
7 驽马:劣马。   
8 若:代词,这个,这样。   
9 恶:讨厌。   
10 道:治国的道理。   
11 鳋(sāo):鱼腥味。  
12 不肖:没有才能的人。  
13 《晏子春秋》:一部记载晏子言行的散文著作。   
14. 何以:为什么。   
15.不然:不是这样的。然:这样的。   
16.:粗俗
翻译
齐景公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捡到一个金壶,于是打开来看,里面有一张用朱砂写的字条:“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不要乘坐劣马。”   景公说:“有道理!就像你所说的!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   晏子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让没有才能的人在国君身边。”   齐景公说:“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   晏子回答说:“有这样的言语也会亡国。我听说:君子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一定会公行于天下。纪国有这样的言语,却藏在金壶里,不亡国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主旨
1.干什么都不要隐藏,否则干什么都不会成功,终将一事无成。   
2.有法不实行,便像无法一样。   
3.一个人如果只是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却并不打算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4.大道理不应该空挂在嘴上,而应该亲身去实践。   
5.有了正确的结论而不去实践,也是毫无用处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6-25
齐景公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捡到一个金壶,于是打开来看,里面有一张用朱砂写的字条:“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不要乘坐劣马。”   景公说:“有道理!就像你所说的!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   晏子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让没有才能的人在国君身边。”   齐景公说:“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   晏子回答说:“有这样的言语也会亡国。我听说:君子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一定会公行于天下。纪国有这样的言语,却藏在金壶里,不亡国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