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起源

如题所述

京剧(Beijing Opera/Peking Opera),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又称平剧、京戏、国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19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昆曲”占领着北京的戏曲舞台。后来昆曲被封建统治者召进了宫廷,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口味,昆曲不断地加工、修改,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民间特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于是它在民间的地位就渐渐衰落下来。此时,由“弋阳腔”逐渐丰富、衍变而来的“京调”开始风行。
“弋阳腔”也叫“高腔”,诞生于江西弋阳一带,长期在民间流传,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在流动演出中,不断地从各地戏曲中吸收营养、掘取精华。明末清初,“弋阳腔”流传到北京后,与北京的语言相结合,逐渐丰富、衍变,就形成了“京腔”。
逐渐,“京腔”在北京称盛,盖过了“昆曲”的风头。“京腔”演员一天比一天多起来,而不少“昆曲”演员也改演“京腔”戏。这一时期,“京腔”也着实辉煌了一段时日。
清朝庚戌年(公元一七九零年)九月二十一日是乾隆皇帝的八旬“万寿”。全国各省有名的戏班,都被召进北京演戏庆寿。首先,“安庆徽”戏班的名旦高郎亭应命率 “三庆班”入京祝寿,随后,“四喜”、“春台”、“和春”也接踵而来。这是徽戏第一次登上北京的戏曲舞台。当时,被统称为“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为乾隆皇帝的八旬“万寿”的庆典演出结束后,没有南返,留在了北京。从当年的十月中旬起,他们就转入民间戏曲舞台献艺了。
“徽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市一带,所以,又被称为“安庆徽”。它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声腔以〔二黄调〕为主,以〔昆腔〕、〔徽调〕、〔吹腔〕、〔四平调〕为辅,十分丰富。“徽戏”的剧目题材广泛、情节动人,戏曲语言通俗易懂,在民间演出很受广大群众欢迎。
“四大徽班”能同时走红于北京,原因在于,他们虽然同是“徽戏”,却各具特色。“三庆班”擅长演有头有尾的整本大套的戏;“四喜班”擅长演以“昆腔”见长的剧目;“春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观众长久看中老年的戏,乍看童伶戏,顿觉耳目一新;“和春班”的演员大多精于翻扑跌打,擅长武戏,而当时北京戏曲舞台上武打场面很少,自然感到新奇瞩目。在当时北京城内,大街
“徽”、“汉”两个剧种合作演出近三十年,相互借鉴、不断改进,再加上受北京语言的影响,声腔逐渐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当时人们把这种发生变化后的唱腔称之为“京调”。
“徽戏班”的挑梁演员程长庚和“汉戏班”的著名演员余三胜,为了生计,北上至京,分别加入了当时在北京的“三庆班”和“春台班”。北京唱念俱佳的“票友”张二奎“下海”后,从“和春班”,又加入了“四喜班”。他们的演出,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凭借自己精湛的唱念功力和渊博的艺术才能,在“京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各种地方戏曲“声腔”、“表演”之精华,融会贯通,纳为己用。他们保留了“徽戏”的激昂,“汉戏”的委婉,吸取了“昆曲”的小巷,随时可以听到对“四大徽班”的赞扬之声。“徽戏”的名声,一天比一天大,北京城的大戏园几乎都被“徽戏班”占领。
清嘉庆、道光年间,“汉戏”也流传到北京。“汉戏”旧称“楚调”,也叫“汉调”,声腔以〔西皮〕为主,以〔二黄〕为辅。陕西梆子传入鄂西北衍变为“襄阳腔”,后又经过当地艺人的融汇,才演变为 “汉戏”的〔西皮〕。湖北黄陂、黄岗的“二黄腔”经过不断改进发展,才衍变为“汉戏”的〔二黄〕。
“汉戏”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早期就经常同徽戏相互影响。“汉戏”进京的时候,北京的舞台上正被声势浩大的“徽戏”所占领。“汉戏”若单独成立班社,实难与“徽戏”匹敌。所以“汉戏”进京后,很自然地加入了“徽戏班”,形成了“徽”、“汉”合班的演出方式。这就为“京剧”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静穆、“乱弹”的繁茂,对 “京调”进行了不间断的创造和革新,逐渐使其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终于,在咸丰年间,一个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的新剧种——“京剧”诞生了。从“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晋京,到京剧的诞生,。大约经历了六十年左右的孕育过程。
京剧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它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精粹。它不是土生土长在北京的地方剧种,而是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吸收“昆曲”、“梆子”、“弋腔”和诸多地方小调的精髓,又根据北京的语言特点,加以融化、衍变而成的“国剧”。
第2个回答  2015-11-19
  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它是通过汉剧、徽剧、昆曲、秦腔相互影响,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而成的。 四大徽班 1790年徽班“三庆班”入京为乾隆的八旬“万寿”祝寿。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 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在不断的同台演出中,逐步以徽调的“二簧”和汉调的“西皮”为基调,又吸收昆曲、秦腔以及梆子等戏曲的曲调、演技,揉和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戏种——京剧。 四大徽班在演出上各具特色,当时有这样的赞誉:“三庆的轴子,和春的把子,四喜的曲子,春台的孩子”。“轴”音“咒”,三庆班擅演有头有尾的整本大戏;“曲子”是指昆曲,意思是说四喜班擅演昆腔剧目;“孩子”指童伶,说春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把子”指武戏,意思是说和春班的武戏火炽,最受欢迎。 京剧的服饰 帝王及高、中、下级官员的穿着,以不同颜色标志品级高低,黄色最尊。有时依年龄分,老者绛色,少年红色、粉色。书生用素蓝,贫士用黑色。 团龙蟒的应用范围很广。团龙纹样严谨规整,装饰性强,显得文静,沉稳。在布局上呈对称形式,全身计十个龙团,以流云、八吉祥插底作陪衬。红色团龙蟒为身份高、性格文静的人物所用,如皇叔刘备、驸马陈世美、巡按王金龙等。绣活
  多采用绒绣或圈金绒绣,蟒水为弯立水。 百团龙蟒 白色是具有素雅、圣洁美感的中性色。白色团龙蟒一般用于英俊儒雅的青年武将(如武小生行当的周瑜)或正直英武的中年武将(如老生行当的徐延昭),给人以潇洒清秀之感。多采用俊雅清丽的绒绣,弯立蟒水。凡穿蟒的人物,加用靠领(三尖领),即表示此人是武将,这就是京剧服装特有的一种艺术语汇。 西楚霸王项羽专用。黑色平金绣,最显著特点是靠肚下端缀有黄“网子穗”。此乃近世霸王靠的形制,远从金少山、近至袁世海均用此制。清代宫廷演剧,“霸王靠”绣象鼻,甲片为方形,那种古老形制已被淘汰 用于书生、秀才。绒绣枝子花(角隅纹样),纹样简洁鲜明,布局均衡,服色十分突出,给人以清秀洒脱之感,衬托出人物文静风流的性格和气质。色彩淡雅明快。 “开氅”属于便服。用于高级武将权臣在非礼仪场合(军旅、家居)。因为这种服饰气派很大,所以为了强化表现力,也用于戏剧主角的某类人物,如占山为王的寨主,武艺高超的大将及侠士等。其形制是:大襟、大领、氅长及足,带“摆”,有缘饰。主要纹样为狮、虎、豹、象等走兽(武将专用),尤以“双狮绣球”纹样最为典型。“狮开氅”多为绿色,大缎料,绒绣,衣边及袖口镶4寸左右的宽

  边(波线式),满绣装饰纹样。 皇后、贵妃专用。明黄色。绒绣团凤。下身内系百折裙。 用于有身份的老年妇女。在京剧服装中,虽老妇或青年少妇都用团花帔,但帔的领式略有不同。按年龄上程式性,老妇的帔领底端为齐头(与男式帔相同。不宜用“如意头”)。 形制似色褶子,但尺寸略短,而且领子可以绣花。它用于书童这一类型人物。正因为它是较短的褶,所以又叫“小褶子”。 京剧脸谱
  脸谱不仅是中国戏曲的象征,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脸谱用以象征人物的品质性格 可以帮助观众理解剧情 脸谱共分为 黑脸 蓝脸和绿脸 红脸 黄脸和白脸 金脸和银脸 净角红色脸:红色一般表示所饰人物忠勇正直,如关羽、关泰. 荆柯 吴汉 程普 孔秀 姜维 赵匡 胤庞统 黑 脸 用黑色脸的一般是面貌丑陋,性情猛直的人物,比如猛张飞。包公也用黑脸,是由于传说中他的脸色黝黑,从而又引申到表示铁面无私。另外,包公脑门上勾了一个月牙形花纹,一般说法是他能下阴曹地府断案。 白 脸 白脸又分水白脸和油白脸。水白脸表示阴险奸诈、善用心计,如曹操、赵高、严嵩等;油白脸又多为刚愎自用的狂妄武夫,如马谡、高登等;白脸多用于反面人物,但也有例外,如鲁智深、杨延德(杨五郎)等 . 金脸银脸 金银脸一般用于神、佛、鬼怪,给人以虚幻之感,如二郎神、金翅鸟等,也用于一些英勇无敌的将帅或番邦将领;如李元霸、金兀术等。 蓝脸 表示刚强、粗犷、骁勇、桀傲不驯 , 如马武、单雄信、窦尔敦、吕蒙等 。 绿脸 象征刚勇强横 猛烈暴躁等性格 如青面虎张青、太史慈马强、程咬金等 脸谱的起源与发展 脸谱艺术的发展与中国戏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大约在十二至十三世纪的宋院本和元杂剧的演出中,就出现了面部中心有一大块白斑的丑角脸谱。净角脸谱相传在中国戏曲发展之前,南北朝和隋唐(公元420-907)乐舞节目中就有了“假面歌舞”,这假面具就是脸谱的鼻祖。 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贵州省星义地区布依族村民喜爱的古老地方戏,仍有戴艺术面具演出的习惯,这可算是脸谱历史中的活化石。但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戴艺术面具演戏越来越不利于演员面部的表演,艺人们就用粉墨、油彩、

  锅烟子直接在脸上勾画,这样就逐渐产生了脸谱。 京剧脸谱的分类 1、整脸:一种颜色为主色, 以夸张肤色,再勾画出 眉 眼 鼻 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细。 2、三块瓦脸:又称“三块窝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片, 用线条勾出两块眉,一块鼻窝,所以称“ 三块瓦脸”。其中又再 分“正三块瓦” “尖三块瓦” “花三块瓦” “老三块瓦”等。 3、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发展出来,特点是 将三色缩小为一个色条, 从月亮门一直勾到鼻头以下,用这色条象徵人物性格。 主色条和眼窝构成一个“ 十”字,故名“十 字门脸”,又分“花十字门”、“老十字门”。 4、六分脸: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六分脸”也称“老脸”。 5、碎花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丰富,构图多样和线条细碎,故称“碎花脸”。 6、歪脸:主要用来夸张帮凶打手们的五官不正, 相貌丑陋, 特点是勾法不对称, 给人以歪斜之感。 7、僧脸: “僧脸”又名“和尚脸”。特征是腰子眼窝 花鼻窝 花嘴岔,脑门勾一个舍利珠圆光或九个点,表示佛门受戒。 8、太监脸:专用来表现擅权害人的宦官 ,色彩只有红白两种 ,形式近似“ 整脸 ”与“ 三块瓦脸 ”, 只是夸张太监的特点;脑门勾个圆光,以示 其阉割净身,自诩为佛门弟子。 脑门和两颊的胖纹,表现出养尊处优 脑满肠肥的神态。 9、元宝脸:脑门和脸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宝,故称“元宝脸”。分“ 普通元宝脸 ”、“倒元宝脸”、“花元宝脸” 三种。 10、象形脸:一般用于神话戏,构图和色彩均从每个精灵神怪的形象特徵出发, 无固定谱式。画法要似像非像,不可过于写实,讲究“意到笔不到”, 贵在 “传神”,让观众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道何种神怪所化。 11、神仙脸:由“整脸” “三块瓦”发展而来,都用来表现神、佛的面貌 ,构图 取法佛像。主要用金、银色,或在辅色中添勾金、银色线条和涂色块 ,以示神圣威严。 12、丑角脸: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 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徵。
  
第3个回答  2020-02-24
(2016·宜昌)清朝乾隆五十五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的剧种是京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