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是什么?

如题所述

   教育 以现有的 经验 、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教育是一种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的 方法 。下面就让我来给你科普一下什么是教育。

  教育的简介
  教育过程开始于一个人的出生并持续终身已被广泛接受。有些人甚至认为教育可以开始得更早,一些父母通过外部的言语和音乐来影响子宫里成长着的胎儿,进行胎教,希望给孩子以积极的健康的发展。“教育”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ducare,意思是 “引出”。社会根据受教育程度选拔人才。人通过受教育实现社会地位的变迁。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对教育的定义,各国学者认识不同。如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英国的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中国的李壮认为“教育是强迫或引导被教育者接受特定的知识、规矩、信息、技能、技巧等。”
  教育的内涵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 社会实践 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教育的本质
  (1)内涵:所谓教育本质,就是指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 其它 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即“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它反映出教育活动固有的规定性也即其根本特征。

  (2)关于教育本质的四种观点: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特殊范畴说;多重属性说。

  (3)关于教育本质的第五种观点“意识替代说”:

  唐震认为, 文化 教育的本质也许可以概括为:用我们已经掌握了的关于我们的对象及对象关系的知识,教给新的个体以应付对象的方式方法。它以一种意识改变另一种意识,以意识之间的碰撞、磨合、渗透及变革为目的,是一种意识覆盖以至消除另一种意识的、令个体可能产生痛苦的过程。由于任何两个个体所面临的对象均有不同,从不同对象中得来的意识之间就具有差异性或冲突性,文化教育活动的受体也就具有一定的排斥性。现实社会中,人们为了减弱受体的排斥心理,一是让教育活动主要在长幼之间进行。年长者(或者先得知识者)一般居于教育者地位,年幼者(或者后得知识者)知识匮乏,象个白板,因而是被教育者。二是通过功利等方式加以诱导。比如古代有“学而优则仕”,今天有“知识就是财富”等教育目标的召唤,使得教育活动能够正常地开展下去。

  关于意识替代,作家三盅则说:我们强迫孩子用死记硬背替代想象与创造,于是我们易中天多,而陈景润少,甚至一万个易中天里挑不出一个陈景润。

  文化教育通过改变个体的意识空间来改变个体的选择指向。人类通过文化教育增大了个体的意识空间,从而找到了教给个体选择对象的方式方法的捷径。人类的文化成果通过教育者附着在个体的意识当中,塑造了新的个体,为个体关于未来的指向提供了透视器和显微镜。

  【参见唐震《接受与选择》“科技与文化携带了新指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人类的教育有社会性、目的性,这与动物的本能教育有本质区别。人类教育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第三,存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关系。
  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即指教育活动的功效和职能,就是“教育干什么”的问题。教育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故可分为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与个体个性化功能两方面。社会活动的领域主要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因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又可分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2)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社会人才体系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现代社会重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包括: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能力;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

  (3)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人才,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

  (4)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教育不仅要传递文化,还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

  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一次国际教育会议上,留美博士黄全愈请教一位英国的教育家,却没有下文。可见,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语录”,这里集粹如下: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教育是要立人。” 儿童 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现代教育的弊端
  1、教育不平等,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对立。

  2、家庭与学校的理想主义教育与社会的现实主义教育的尖锐对立。

  3、私有制下的教育未能解决人的信仰问题。

  4、应试教育和社会功利性导致精神层面的缺失。

  5、 家庭教育 的家长专政性质以及与此关联的家庭暴力等问题,教育科学无法直接在家庭中推进实施

  6、学校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扼杀乃至自由权利(如恋爱)的剥夺,违背人性。学习不能与劳动相结合,反而与考试相结合。

  7、社会教育的大染缸性质,酿成重重社会问题。不能与学校和家庭教育有效结合,无缝连接。

  8、教育产业化(私有化)对教师本身的剥夺和对教育平等的严重损害。

  9、教师未能起到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也未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0、教育的社会功能未能与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相互关联,如老龄化问题等。

  11、素质教育仍需采取 措施 实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