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顿极限与目前观测到的大质量恒星不符的原因

根据爱丁顿极限,恒星质量超过太阳的50倍,由于光度辐射压与引力不平衡使星体不稳定,超过100倍就会极不稳定而解题,爱丁顿极限是太阳的150倍,但目前观测到的最大质量恒星是r136a1质量是太阳的250倍,并且在形成之初没有辐射能量之前质量可达太阳的320倍,那么如此巨大的恒星完全超过了爱丁顿极限,它又是如何存在的,是爱丁顿的理论错了还是观测失误?有些人认为此恒星可能是距离较近多伴星或双子星,但是我们并没有观测到多伴星理论强度的x射线,这又如何解释

我印象中的爱丁顿极限(也叫做“爱丁顿光度”)不是这个意思,是某个确定质量的恒星的光度极限,每个恒星的光度都只能等于或低于这个极限,如果是高于的话内部辐射压超过引力,恒星是不稳定的,必须膨胀。

问题是爱丁顿极限没有给出恒星质量的上限,只要不超过各自的爱丁顿极限所得的光度,任何质量的恒星都能安然存在,一般自然形成的恒星都与其爱丁顿光度相距甚远,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所以不知道你哪里误解了。追问

呵呵,其实我提完问题后又查了爱丁顿理论我才明白了,就是你说的爱丁顿光度,我之前误解了,谢谢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