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威廉王子与凯特的婚礼,这么兴师动众,是个什么状况?

如题所述

  在经历了8年的爱情长跑之后,英国威廉王子与女友凯特·米德尔顿的婚礼于昨天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这是继30年前查尔斯王储与戴安娜王妃的世纪婚礼之后,英国王室最重大的盛事之一。全球通过各种方式“围观”这场婚礼的人数是戴安娜婚礼的三倍,达到破纪录的24亿人。人们为何会对这场王室婚礼投入如此之大的热情?

  观礼公众提前安营扎寨

  能够进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现场观礼的贵宾只有1900余名,其中包括各国王室成员、英联邦国家总督和政府首脑、驻英国外交使团代表、文体明星等,他们可以说是有幸最近距离“围观”王室婚礼的人。婚礼现场的声音和图像则通过多个大屏幕和扩音器向外界转播,使整个伦敦笼罩在浓浓的喜庆气氛中。

  威斯敏斯特教堂和白金汉宫外以及并不算长的巡游线路两侧,则是成千上万的观礼民众。据报道,尽管伦敦昨天天气阴暗,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英国公众的热情。为了能一睹新王妃身着婚纱坐在皇家马车上的美丽身姿,不少观礼公众提前数小时在观众区安营扎寨,抢占有利位置。

  报道记者人数创新高

  威廉王子婚礼也成为全球各大新闻媒体的盛事,婚礼当天直播和记者报道人数均创新高。其中,记者人数高达8500人。

  29日当天在白金汉宫外围等地,各大知名电视台设置了将近36个临时直播间。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还在附近的格林公园搭设了一个高达三层的设施,投入规模之巨大让人叹为观止。

  威斯敏斯特教堂内,布置了将近40台摄像机,安排了28位特许进入的摄影师和记者,记录威廉王子和凯特·米德尔顿婚礼仪式细节,捕捉1900位来宾观礼精彩瞬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此次报道中,总共派出了550名人员。BBC美国频道推出长达184小时的节目,覆盖婚礼多方面话题。

  网络上,YouTube、谷歌和雅虎等著名网站,全程在线直播这场世纪婚礼。此外,“脸谱”和“推特”等互动网站,相关资讯和与婚礼有关的话题也出现井喷。

  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围观”婚礼

  1981年查尔斯王储和戴安娜王妃的王室婚礼,全球观众达到7.5亿,那时,网络媒体还远不够发达。

  而昨天,全球共有24亿观众通过电视、互联网等途径收看了婚礼直播,即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分享了威廉和凯特两人海誓山盟的喜悦。其中有20亿人依照传统在电视机前收看全天候直播,另外4亿网民则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追看婚礼现场。这完全得益于当今电视转播手段的提高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关注威廉王子婚礼缅怀戴妃

  一场王室婚礼为何会引来这么多人的关注?国际问题学者、话语权专家张国庆认为,其原因一是英国王室的气派和迷人气质;二是威廉王子和凯特的阳光爱情和阳光形象;三是人们的戴安娜情结依然存在,关注威廉王子的婚礼有缅怀戴安娜王妃的深意在其中。

  “上世纪1997年,英国为戴安娜王妃举行葬礼时,威廉才15岁,那个无助和伤感的小孩给大家留下悲情的印象。如今他已经长大成人,并在慈善事业等许多方面弘扬了戴安娜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威廉用他的阳光笑脸和对凯特的真爱,在告慰母亲。”

  阳光爱情亲民风范引起共鸣

  在与威廉交换戒指的瞬间,凯特已经创造了英国王室的两项第一:第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王妃;第一个未婚同居的王妃。在英国年轻人当中很普遍的大学教育和未婚同居,在英国王室那里却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英国公众眼中,威廉王子与凯特的爱情充满了阳光与亲民的色彩,很容易引发共鸣。他们在大学期间与另外两名朋友合租一套小别墅,一住就是两年。准王妃凯特和其他年轻女孩一样喜欢逛街淘宝,不喜奢华。在英国媒体上刊登的威廉和凯特的合影照片中,两人身着白衬衫,笑容亲切,尽显亲民风范。

  为全球灾难和英国经济“冲喜”

  还有专家认为,在日本地震、利比亚内战等灾难性消息的冲击下,人们自然会乐见威廉王子结婚这件大喜事为近段时间连续的负面国际新闻“冲喜”,因而引发高涨的观礼热情。

  英国媒体则指出,威廉王子婚礼还担负着为低迷已久的英国经济“冲喜”的使命。据估算,婚礼将为英国各行业至少创收62亿英镑,拉动英国经济增长0.25%,其中零售业、旅游业获利最多。英国旅游局已经将2011年定为王室主题旅游年,预计专为观看婚礼而光临现场的人将把伦敦的日均游客数量从50万人抬升至110万人,为英国直接贡献5000万英镑以上的旅游收入,这种旅游势头可能会持续18个月。

  美国《时代》周刊撰文指出,英国王室应利用其影响力来进一步加强英国的软实力。文章说,“在全球各地,数百万人仍以王室为媒介来了解英国。在全球舞台上,王室是一个资产。在举行结婚仪式和结婚后,威廉王子必须展现出他知道如何运用这种资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01
为了英国王室的声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