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电流单位换算?

如题所述

电压:V

又称为电位差是电场力做功形成电压,电压单位是:伏特用字母V来表示。
电压单位换算: 1V=1000mV 1mV=1000μV V伏特 mV毫伏 μV微伏

电流:μA

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单位是:安培用字母A来表示。
电流单位换算:1A=1000mA 1mA=1000μA A安培 mA毫安 μA微安

V(伏特)>mV(毫伏)>μV(微伏)

A(安培)>mA(毫安)>μA(微安)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主要原因,首先电源必须有电位差,两点间电位的差就是这两点间的电压,(所以电位差就是电压),电位差推动正电荷从电源正极经过一些负载流向电源负极就形成了电流。

形成电流有两个条件:

1:必须有电源电压.

2:必须是一条闭合的电流回路。

拓展资料:

v

指体积,

v/v体积比,%v/v可以指100毫升饮料酒中含有乙醇的毫升数。

%vol,国际通用体积分数=%v/v,2005-09-15发布,2006-10-01实施的GB

10344-2005

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

规定取代v/v。同时规定可以使用下面的

%mass,国际通用质量分数

还有一种爆炸极限的单位%(V/V)每种可燃性气体都有自身的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内点燃混合气体,就可能爆炸。

比如空气里如果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时就会发生爆炸。

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如果小于4%,那就太稀,如果大于74%,则氧气太少,也不会爆炸(但可能平稳燃烧)

[bào zhà jí xiàn]

爆炸极限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

例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74%。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者有时亦称为着火下限和着火上限。

在低于爆炸下限时不爆炸也不着火;在高于爆炸上限时不会爆炸,但能燃烧。这是由于前者的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而后者则是空气不足,导致火焰不能蔓延的缘故。

当可燃物的浓度大致相当于反应当量浓度时,具有最大的爆炸威力(即根据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计算的浓度比例)。控制气体浓度是职业安全不可缺少的一环。

加入惰性气体或其他不易燃的气体来降低浓度。 在排放气体前,可以以涤气器、吸附法来清除可爆的气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