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偷停是怎么一回事?

有时候心中觉得闷闷的,把脉时发现跳动几下后就停一下(可能是跳得较弱感觉不出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种情况不是常发生的,起码每次体检时就检不出来,郁闷啊!!

有心脏病的人,心脏经常有“停跳感”,并有心慌、憋闷、
乏力等症状,尤其是年轻、精神紧张的神经官能症患者,症状和
反应更为严重:有的焦虑不安,出虚汗,有的好像心脏向下附或
翻出来一样,医学上称其为心脏的"过早搏运",又叫“早搏”或
“早期收缩”。它分为室性、房性和结性,其中以室性早搏最为
常见。

急救措施

1.对那些生理改变与心脏病无关的患者,过早搏动发生后,
不要过度紧张。有时只要精神镇定下来,早搏就可以减少或消
失。

2.室性早搏的人,可采用短阵性咳嗽法。因为咳嗽可以产
生足够的能量引起心脏除极,终止室性早搏的发作。患者要用
力连续咳嗽,使室性早搏转为窦性心律,能避免猝死的发生。

注意事项

1.对心脏病患者,平时应及时治疗,控制住早搏。因为有
较严重心脏病的患者出现早搏的突然死亡(猝死)率是正常人
的6倍,不可忽视。

2.过度的饮酒、喝浓茶、吸烟、精神紧张、情绪激动都能
出现早搏。
室性早搏的人,可采用短阵性咳嗽法。因为咳嗽可以产生足够的能量引起心脏除极,终止室性早搏的发作。患者要用力连续咳嗽,使室性早搏转为窦性心律,能避免猝死的发生。

早搏(心血管内科)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

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早搏起源部位

的不同将其分为房性、室性和结性。其中以室性早搏最

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 早搏可见于正常人,

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

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早搏亦可见于奎尼

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或锑剂中毒;血钾过低;心

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时对心脏的机械刺激等。

症状表现:

1.可无症状或有心悸。

2.心脏听诊有心搏提前,其后有较长间歇期,可有绌脉。
3.频发室早呈二联律者可发生晕厥。

诊断依据:

1.可无症状或有心悸,心脏听诊可有心搏提前,其后较长间歇期。

2.心电图特征: (1)房性早搏:提前出现房性P波,形

态与窦性P波不同,P-R≥0.12秒,其后可有或

无QRS波,QRS波正常或因室内差异性传导而呈宽

大畸形,代偿间歇不完全性。 (2)室性早搏:提前出现

畸形QRS波,时限一般≥0.12秒,QRS波前后

无相关的P波,代偿间歇为完全性。如早搏夹在2个窦

性搏动之间称间位性早搏;同一导联上出现2种或2种

以上形态的早搏,而配对间期固定者称多形性室性早

搏,配对间期不等者称多源性室性早搏。(3)结性早搏: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前无相关的P波,或逆行P

波可出现在QRS波群之前,之中或之后。P-R间期

<0.12秒,代偿间歇完全性。

治 疗:
治疗原则
1.对无症状偶发早搏者无须治疗。
2.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应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
3.对有症状频发早搏者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无症状偶发早搏无须治疗。
2.补充液体,电解质,维生素。

预防常识:
各种早搏,均可见于正常人,无症状的孤立早搏无须药物治疗,患者应解除顾虑、去除诱因。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应加强对原发病治疗。对频发、多源室早,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早,或RonT上的室早,应首选利多卡因静注,无效后再选用心律平等静注。早搏减少改用口服药物维持。
参考资料:甘普华私人医生

正常心脏的跳动是规则的,各次心跳间隔时间基本相等,如果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跳,在医学上称为过早搏动(早搏),或称期外收缩。早搏是因为心脏内某一部分的兴奋性过高而引起,若心房内有一处兴奋性过高而产生的早搏,便称为房性早搏;如在房室结或心室内有较高的兴奋点引起的早搏,则称为房室结性或室性早搏。搭脉搏时可出现早跳或“漏跳”。作心电图检查可以将其分辨出来。按早搏发生的频度,每分钟在6次以上的,被称为频发性早搏,不足6次的为偶发性早搏。若早搏两两成双地出现,则称为二联律;若三个三个一组出现,则称为三联律。

早搏在正常人中十分常见

如果用心电图对正常人作24小时的连续观察,可能记录到早搏的人会达到70~80%,早搏虽是心脏的不规则的跳动,但早搏并非皆由疾病造成。情绪紧张、激动、焦虑,过多地吸烟,大量地饮酒、喝浓茶,甚至便秘皆可引起早搏。但多数人并无不适的症状,或仅仅感到心荡一下,或1次跳得很重,或心脏扭动一下等感觉。频繁的早搏,大多使人感到心悸、胸闷、疲乏等不适。

许多疾病可引起早搏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低血钾、发热等非心脏疾病的病人,会发生早搏。各种心脏病当然都可引起早搏,但早搏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及心肌病等心脏疾病。在有较为严重的心脏病的基础上发生频繁的早搏,甚至有可能引起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发现早搏怎么办?

1. 出现早搏时不必过于紧张,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评价早搏 的严重程度。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诱发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如果无法找到早搏原因,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治疗。绝大部分早搏的病人预后都是良好的。

2. 偶发性早搏,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大,尤其是并非由其它疾病引起的,早搏本身亦非严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疗,所以病员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

3. 频发性早搏,尤其在心脏病基础上可能演变为严重心律紊乱,或可能导致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的,应注意治疗。可以缓解早搏的药物很多,如心得安、异搏停、慢心律、乙胺碘呋酮、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这些药的药性多较剧烈,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治疗应有耐心,不要频繁地换药,待早搏控制后,仍需用少量药物维持,以免病情反复。

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早搏,病人无法耐受,或有一定恶性程度,可做射频消融治疗,部分病人可获根治。

对于找不到病因的频发早搏,可能很早以前就已发生,许多病人已经习惯,经医生评价为良性者,可以不必治疗。

4. 不吸烟,不饮酒,饮食不过饱,少吃刺激性食物。注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活动后早搏不增多的慢性病人应适当参加文体活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2-19
心中觉得闷闷的,慌慌的,这就是心悸!把脉时发现跳动几下后就停一下(可能是跳得较弱感觉不出来)。这叫“漏跳”。不管怎么样,您很有必要去医院做ECG检查!对此很有必要!
正常心脏的跳动是规则的,各次心跳间隔时间基本相等,如果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跳,在医学上称为过早搏动(早搏),或称期外收缩。早搏是因为心脏内某一部分的兴奋性过高而引起,若心房内有一处兴奋性过高而产生的早搏,便称为房性早搏;如在房室结或心室内有较高的兴奋点引起的早搏,则称为房室结性或室性早搏。搭脉搏时可出现早跳或“漏跳”。作心电图检查可以将其分辨出来。按早搏发生的频度,每分钟在6次以上的,被称为频发性早搏,不足6次的为偶发性早搏。若早搏两两成双地出现,则称为二联律;若三个三个一组出现,则称为三联律。

早搏在正常人中十分常见

如果用心电图对正常人作24小时的连续观察,可能记录到早搏的人会达到70~80%,早搏虽是心脏的不规则的跳动,但早搏并非皆由疾病造成。情绪紧张、激动、焦虑,过多地吸烟,大量地饮酒、喝浓茶,甚至便秘皆可引起早搏。但多数人并无不适的症状,或仅仅感到心荡一下,或1次跳得很重,或心脏扭动一下等感觉。频繁的早搏,大多使人感到心悸、胸闷、疲乏等不适。

许多疾病可引起早搏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低血钾、发热等非心脏疾病的病人,会发生早搏。各种心脏病当然都可引起早搏,但早搏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及心肌病等心脏疾病。在有较为严重的心脏病的基础上发生频繁的早搏,甚至有可能引起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发现早搏怎么办?

1. 出现早搏时不必过于紧张,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评价早搏的严重程度。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诱发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如果无法找到早搏原因,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治疗。绝大部分早搏的病人预后都是良好的。

2. 偶发性早搏,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大,尤其是并非由其它疾病引起的,早搏本身亦非严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疗,所以病员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

3. 频发性早搏,尤其在心脏病基础上可能演变为严重心律紊乱,或可能导致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的,应注意治疗。可以缓解早搏的药物很多,如心得安、异搏停、慢心律、乙胺碘呋酮、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这些药的药性多较剧烈,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治疗应有耐心,不要频繁地换药,待早搏控制后,仍需用少量药物维持,以免病情反复。

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早搏,病人无法耐受,或有一定恶性程度,可做射频消融治疗,部分病人可获根治。

对于找不到病因的频发早搏,可能很早以前就已发生,许多病人已经习惯,经医生评价为良性者,可以不必治疗。

4. 不吸烟,不饮酒,饮食不过饱,少吃刺激性食物。注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活动后早搏不增多的慢性病人应适当参加文体活动。
第2个回答  2019-04-09
复方丹参滴丸10粒加心律平一片,每天三次,试试.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考虑为“早搏”的问题。
正常心脏的跳动是规则的,各次心跳间隔时间基本相等,如果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跳在医学上称为过早搏动(早搏),或称期外收缩,早搏时病人有心悸、胸闷等感觉,但也有病人无任何不适。搭脉搏时可出现早跳或“漏跳”。早搏可偶尔出现,也可频发。
过早搏动可发生于基本心律是窦性的或是异位性的患者中,可以偶发或频繁地出现,可以不规则地发生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两个正常搏动后发生而形成二连律或三连律。正常人在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和浓茶等,可引起发作,多属于一过性的。药物中毛地黄类、锑剂、奎尼丁等类药物的毒性作用,缺钾以及对心脏的直接刺激如心脏手术或心脏导管检查,都可引起发作。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晚期二尖瓣病变、心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等容易发生过早搏动。
1)一般治疗
无气质性心脏病的过早搏动,大多数不需要特殊治疗。有毛地黄、奎尼丁、锑剂、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引起者,暂停相应的药物。情绪紧张或自觉症状显著者,可试用小剂量溴化物、苯巴比妥、眠尔通或利眠宁等镇静剂;发作频繁、症状显著或伴有气质性心脏病者,可选用以下中药验方治疗:
1.
取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5克,桂枝7.5克,党参、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各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每日1剂,每剂2次水煎服。一般早博较频繁2--3剂见效,频繁4--5即可治愈。
加减:阴虚内热、夜寐不安者去桂枝、生姜,加灵磁石25克,牡蛎50克;气虚者加黄芪15克,五味子7.5克。
2.
用黄芪汤加减:黄芪20克,麦冬、苦参、丹参、炙甘草各12克,茯苓13克,炙五味子5克。每日1剂,每剂2次水煎服。一般早博较频繁者3--4次见效,频繁者5--6剂可痊愈。
加减:心悸、心慌、失眠者选用灵磁石20克,红枣12克,柏子仁,枣仁各10克;胸闷痛选用广郁金10克,川芎6克;心阳虚、心动过缓、舌质淡白者选用苦参6克,党参20克;邪热忧心者选用菖蒲、广郁金、篓皮、竹茹各10克。
  早搏很常见,可发生在各种心脏病的基础上,但也可出现在正常人。出现早搏时不必过于紧张,应请医生查明病因,决定是否须用药以及用什么药,绝大部分早搏的病人预后都是良好的。
2)护理要点
1.
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或称期外收缩,是心脏病病人常见的临床表现。早搏本身并非严重疾病,所以病员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
注意劳逸结合,使睡眠充足。
3.
不吸烟,不饮酒,饮食不过饱,少吃刺激性食物。
4.
活动后早搏不增多的慢性病人应适当参加文体活动。
5.
伴有严重心脏病或有明显症状者须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此类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第3个回答  2006-02-19
心脏偷停是“早搏”,也叫期外收缩或期前收缩,是心脏的传导系统除了问题,可以是心脏本身病变引起,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如经过检查除外了器质性心脏病,就应放松精神,生活规律,忌刺激性饮食及烟酒。如早搏多症状重,也可服药治疗。
第4个回答  2020-04-23
应该是心脏骤停或心脏猝死吧,就是心脏的冠状动脉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阻塞,导致心肌大面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脏骤停,叫心脏猝死.一般是在受情绪影响,或受到刺激时的心脏病患者中有这种情况.只有心血管变窄的患者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