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洵详细资料大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1

朱常洵(1586年2月22日-1641年3月2日),南直隶凤阳府(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宗室大臣,明神宗朱翊钧第三子,明安宗朱由崧之父,母为郑贵妃。

万历十四年(1586年),出生于紫禁城。万历二十九年,封为福王,颇受命神宗喜爱,引发“国本之争”,之后就藩于洛阳。

崇祯十四年(1641年3月2日),为闯王李自成所害,时年五十五岁,諡号为恭。南明政权建立后,諡号贞纯肃哲圣敬仁懿孝皇帝。

基本介绍

    本名 :朱常洵 别称 :福恭王、老福王 所处时代 :明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顺天府 出生时间 :1586年2月22日 去世时间 :1641年3月2日 主要成就 :抵抗大顺军
人物生平,国本之争,就藩洛阳,沉溺酒色,命丧义军,追封諡号,轶事典故,亲属成员,妻妾,儿子,陵寝墓地,影视形象,

人物生平

国本之争

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子,于万历十四年出生,他母亲是明神宗最宠爱的妃子郑贵妃。而在此之前的万历十年八月(1582年),王恭妃生长子朱常洛。朱翊钧宠爱郑贵妃,想废长立幼,被众大臣、孝定李太后极力反对,史称“国本之争”。 围绕这个问题,大臣们与皇帝斗了15年,期间发生很多事情。“国本之争”是万历一朝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斗争之激烈可见一斑。神宗故意不上朝以示抗议。 为了平息皇储争议,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皇帝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三子朱常洵为福王、五子朱常浩为瑞王、六子朱常润为惠王、七子朱常瀛为桂王(次子和第四子未成年就去世了),争国本事件最终落下帷幕。这场万历年间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内阁首辅四人(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达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整治另外“东林党”。

就藩洛阳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有谣言说万历皇帝想要换太子,矛头指向郑皇贵妃,结果皇帝株连逮捕者甚众。到了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又有进言,说郑皇贵妃以及福王将要谋害皇太子,结果皇帝仅仅是让福王就藩,但被郑贵妃暗中阻止了。

沉溺酒色

到崇祯帝时,朱常洵地近位尊,朝廷尊之以礼。从小娇生惯养的朱常洵,终日闭阁酌饮醇酒,所爱唯有妇女、歌舞,对外界的乱象漠不关心。此时长江以北起义不断,河南也遭大旱、蝗灾,人们互相残食,已是末日之象,世间都说先帝耗天下之财以肥福王,洛阳富于皇宫。经过洛阳的援兵喧嚷道“:王府有金钱百万,却让我们饿著肚子死于贼手。”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正住在洛阳,听说之后很害怕,便将其中利害关系告知朱常洵,而朱常洵并未放在心上。 李自成怒斥朱常洵

命丧义军

崇祯十三年冬(1640年),李自成接连攻陷永宁、宜阳。第二年正月,参政王胤昌率军警戒防备,总兵官王绍禹,副将刘见义、罗泰也各自引兵而至。朱常洵这才清醒了些,把三将召入宫中,摆酒设宴,倍加礼待。数日之后,李军大至,攻城。朱常洵拿出千金招募勇士,缒城而出,手持长矛冲入敌营,李军才稍微退却。夜半时分,王绍禹的亲军从城上招呼贼军,互相谈笑,挥刀杀死防守城墙的士兵,焚烧城楼,打开北门引贼入城。朱常洵从城墙上用绳子逃出,藏匿于西郊迎恩寺中。第二天,李军跟踪而至将其捉拿,朱常洵当场被杀。两名承奉(福王身边的侍从)伏尸而哭,贼军揪住他们,让他们离开。承奉挣扎着喊道:“福王已死,我们也不愿再活,只求一付棺木收容福王尸骨,我们就是粉身碎骨也无怨言。”李军见他们如此,便答应了他们的请求。用一付一寸厚的桐棺装殓之后,放在一个破烂的架子车上,两人就在旁边自缢而死。王妃邹氏及世子朱由崧逃往怀庆。李军火烧福王宫,大火持续三日不绝。

追封諡号

崇祯帝在接到福王被杀的讯息后辍朝三日,予祭葬从优,一切丧礼较其他藩王倍厚,赐谥恭王,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初八日葬于邙山之原。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在煤山上吊自杀后,朱由崧在南京被马士英、卢九德拥立为皇帝,定年号“弘光”。国号仍为明,史称南明,朱常洵被追谥为恭帝。不久张元以恭字为逊帝之谥,建议改諡号,于是改称贞纯肃哲圣敬仁懿孝皇帝。

轶事典故

有记录说大顺军将福王吃了,并绘声绘色记录了这一过程:福王被捉后,以亲王之尊跪爬在李自成面前,汗流浃背,乞求李自成饶他不死。李自成不为所动,他当众斥责福王朱常洵:“汝为亲王,富甲天下。当如此饥荒,不肯发分毫帑藏赈济百姓,汝奴才也!”命左右把他拉下去,先痛打了四十大板,打得血肉横飞之后,再一刀袅首,将头颅示众。至于那三百多斤的躯体,李自成也充分利用,“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灼王血,杂鹿醢尝之,名曰福禄酒”,剔去毛发,拔掉指甲,又杀掉几只鹿,放在一起炖了几大锅,摆酒开宴,名叫“福禄酒会”。 还有记载是这样的:洛阳城破后,福王朱常洵被生擒活捉。贪生怕死的朱常洵一见到李自成,就体如筛糠,一个劲地叩头乞求饶命,李自成端坐殿上亲自审问朱常洵,怒斥道:你身为亲王,富甲天下。在这如此饥荒之年,不肯拿出毫厘赈济百姓,你真是个奴才。命左右打他四十大板后,将他的头砍下,挂在洛阳城门上示众,农民军还把他的尸体剁成肉酱,杂以鹿肉下酒,称福禄酒,以解心头大恨。 然而出土的朱常洵圹志,却打破了这个长期被人们信服的福王尸体被做成“福禄酒”宴的传统说法。 1986年4月,孟津县文管会征集到明福王朱常洵圹志。明福王朱常洵圹志于1924年在孟津县麻屯乡庙槐村南约500米处出土,现收藏于孟津县龙马负图寺。志高、广各79厘米,厚10厘米,楷书,21行,满行25字。四边线刻飞龙纹,撰文者为福王朱常洵之子朱由崧,盖为盝顶,篆书“大明福忠王圹志”。 上面记载了李自成起义军攻克洛阳城的日期及处死福王朱常洵的经过:“大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突有流贼数万攻陷府城……王独挺身抗节,指贼大骂,慷慨激烈,与城俱亡。”还有“刚肠浩气,虽死犹生”等美化福王的内容。 再看《明史》里的记载(列传八):福恭王常洵,神宗第三子。初,王皇后无子,王妃生长子,是为光宗。常洵次之,母郑贵妃最幸。帝久不立太子,中外疑贵妃谋立己子,交章言其事,窜谪相踵,而言者不止。帝深厌苦之。二十九年始立光宗为太子,而封常洵福王,婚费至三十万,营洛阳邸第至二十八万,十倍常制。廷臣请王之藩者数十百奏。不报。至四十二年,始令就藩。 先是,海内全盛,帝所遣税使、矿使遍天下,月有进奉,明珠异宝文毳锦绮山积,他搜括赢羡亿万计。至是多以资常洵。临行出宫门,召还数四,期以三岁一入朝。下诏赐庄田四万顷。所司力争,常洵亦奏辞,得减半。中州腴土不足,取山东、湖广田益之。又奏乞故大学士张居正所没产,及江都至太平沿江荻洲杂税,并四川盐井榷茶银以自益。伴读、承奉诸官,假履亩为名,乘传出入河南北、齐、楚间,所至骚动。又请淮盐千三百引,设店洛阳与民市。中使至淮、扬支盐,干没要求輙数倍。而中州旧食河东盐,以改食淮盐故,禁非王肆所出不得鬻,河东引遏不行,边饷由此绌。廷臣请改给王盐于河东,且无与民市。弗听。帝深居久,群臣章奏率不省。独福藩使通籍中左门,一日数请,朝上夕报可。四方奸人亡命,探风旨,走利如鹜。如是者终万历之世。 及崇祯时,常洵地近属尊,朝廷尊礼之。常洵日闭阁饮醇酒,所好惟妇女倡乐。秦中流贼起,河南大旱蝗,人相食,民间藉藉,谓先帝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于大内。援兵过洛者,喧言:“王府金钱百万,而令吾辈枵腹死贼手。”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方家居,闻之惧,以利害告常洵,不为意。十三年冬,李自成连陷永宁、宜阳。明年正月,参政王胤昌帅众警备,总兵官王绍禹,副将刘见义、罗泰各引兵至。常洵召三将入,赐宴加礼。越数日,贼大至,攻城。常洵出千金募勇士,缒而出,用矛入贼营,贼稍却。夜半,绍禹亲军从城上呼贼相笑语,挥刀杀守堞者,烧城楼,开北门纳贼。常洵缒城出,匿迎恩寺。翌日,贼迹而执之,遂遇害。两承奉伏尸哭,贼捽之去。承奉呼曰:“王死某不愿生,乞一棺收王骨,棆粉无所恨。”贼义而许之。桐棺一寸,载以断车,两人即其旁自缢死。王妃邹氏及世子由崧走怀庆。贼火王宫,三日不绝。事闻,帝震悼,辍朝三日,令河南有司改殡。 根据《明史》和《圹志》的记载,显然与朱常洵被活活煮成人肉汤的稗官野史不符,福王被义军杀害后,尸体仍存。也就是说,“福禄酒会”是杜撰的故事。 彭孙贻《流寇志》对此事有比较详细的记载:闯将围河南府,福王募死士,斩获颇多……闯贼迹福王所在,执之……王见自成,色怖乞生……贼置酒大会,脔王为俎,杂鹿肉食之,号福禄酒。尸王城下,承奉二人乞葬王而就死,自成许之。敛王于西关,遂自尽于侧。 通过以上记录可知全貌:福王朱常洵为义军所擒,苦苦乞活,李自成对他厌恶至极,遂将其带到宴会上,活生生割掉一大块肉剁碎跟鹿肉拌在一起作为下酒菜,让他看着吃完(或许还逼他吃了点),之后处死,但没有继续吃掉尸体。两太监跑去哭祭,李自成准许他们办理福王的丧事,因此福王是有葬身地的。 福王虽然穷奢极欲又横征暴敛为人民痛恨,但也不是木头人,对危机有所察觉,大敌当前还是出重金招募敢死队抵抗了李自成。

亲属成员

妻妾

正妃姚氏,“孝诚端惠慈顺贞穆符天笃圣皇太后” 继妃邹氏:尊号“恪贞仁寿皇后”

儿子

明安宗 朱由崧 颖冲王 朱由渠 德怀王 朱由桦

陵寝墓地

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朱由崧即位后于六月追封父朱常洵为贞纯肃哲圣敬仁毅恭皇帝(后改谥孝皇帝),立庙于南京,墓园称熙陵。但当时墓地所在的河南是战区,南明无力去当地建陵,该陵实际并不存在。

影视形象

2007年电视剧《明宫谜案》:史良(少年)、宗峰岩(青年)饰演朱常洵 朱一龙版朱常洵 2010年电视电影《大明嫔妃》:朱一龙饰演朱常洵 2000年电视剧(侠女闯天关):林健寰饰朱玉龙(原型为朱常洵)

相似回答